English

高校毕业生有四盼

2004-06-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伟光 通讯员 孙宇迪、关爽 我有话说

随着七月脚步的临近,各高校2000级的学生马上就要离开学校了。此时的他们是否找到了最佳的定位、最理想的环境?而他们又都在想些什么,憧憬着什么呢?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黑龙江省6所高校,对即将

毕业的近百位大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他们告诉记者,应届大学生们目前有四盼!

一盼:找到一份好工作

“你签了吗?是什么单位?”这是记者日前在采访黑龙江省各高校应届毕业生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由于是高校扩招第二年招收的学生,所以2004届应届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要远远高于从前。仅在记者采访的近百位同学中,就有75%以上的同学将“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作为他们目前的首要目标。黑龙江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小刘对记者说:“现在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比较高,所以我们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相对有发展空间的、具有品牌效应的企业,这样既可以使我们自己得到提高,又可以为企业作出贡献。”正是怀着这样的愿望,2004届应届毕业生们从去年十月份就开始为了自己未来的发展寻找着合适的企业。

但是,从现在看来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经记者调查,在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中,已签署《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人并不占多数,东北农业大学一个拥有200余人的院系,如今只有1/3的学生和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而黑龙江大学一个拥有600余人的院系,签约率也只有25%。据记者了解,如今的各大企业更愿意聘用那些曾经在大学中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因为他们一旦和企业签约便能够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这对于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企业更加有利。

二盼:考上研究生

在记者采访的近百位同学中,有25%的同学参加了今年1月份举行的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其中7人已拿到了参加复试的通知书。黑龙江大学生小韩对记者说:“我太希望有一个继续深造的机会了。”如今,有小韩这样想法的应届毕业生还有很多,他们大都希望借考取研究生能在学术上有所进步,学到更多的东西,另一位获得复试通知书的毕业生小屠表示:“大学四年中,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还是十分有限的,我希望趁着现在年轻能够更深入地学习和了解自己有兴趣的知识,这对于我今后的工作也将是一个很好的积累。”

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为广大应届毕业生们提供了良好的深造机会,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思考:为什么在社会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会有如此多的优秀毕业生纷纷选择去考研究生而不是走向社会呢?据了解,2004年全国的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再加上2003年未就业的,估计进入就业市场求职的毕业生就在300万人左右。正是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许多学生为了回避就业而加入了考研大军,单是黑龙江省今年就有34524人报名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20399人,占总人数的60%。对此,一位参加了今年研究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坦率地告诉记者:“近些年来,本科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而研究生却是供不应求,所以我们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都选择了考研。”正是这样一种形势,使得众多的应届毕业生们都希望今年能够一举考上研究生。

三盼:漂洋过海去深造

“我们的知识面太窄,这在中国入世之后恐怕难有作为,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走出国门,多多学习一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知识,这样我们学成归来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家园。”东北农业大学应届毕业生邹宁向记者道出了她的想法。如今正是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寻找工作的高峰时期,而与大部分同学四处奔波找工作不同,在各大高校中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正在等待着签证的发放,他们盼望着能早日出国深造。在记者采访的60位同学中,已经有5人分别拿到了日本、英国、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五个国家国立大学的研究生入学通知了。

怀着邹宁这样想法走出国门的大学毕业生还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出国热潮”也是一种缓解就业压力的方法。毕业生小崔坦率地对记者说:“我的学习成绩在学校并不出众,目前找不到好工作,我希望出国深造能为未来归国找工作打下基础。”怀着这样想法走出国门的他们希望通过这样一条道路改变自己的人生。

四盼:尽快寻找创业机会

在受访的应届毕业生中,有10%的学生希望能有机会去创业。“我不想像父母一样过着稳定的生活,我希望能为自己闯出一片天空,所以不管创业有多苦,我都要坚持到底。”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小赵感慨地对记者说。有小赵这样大志的大学毕业生并不少见,通过他们对创业的认识,记者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团队精神和勇往直前的闯劲,不论结果怎样,“有机会创业”将为他们的人生增添一份不寻常的经历。哈尔滨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小陈在大学二年级时就开始为大学毕业后的创业做准备。在大学期间,他广泛阅读创业方面的书籍,并将每年积攒下的压岁钱投入到股市中,获益颇丰。如今大学即将毕业,他已经和同学找好店面要开始创业了。

(标题书法:沙英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