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贯彻“三贴近”要求 创作更多文艺精品

2004-06-0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当前的影视创作在取得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某些脱离群众、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令人忧虑的不良倾向,妨碍了文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健康繁荣。向历史学习,向社会生活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丰富而平凡的社会生活中作深度的开掘和独特发现,在学习中诞生自

己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理性,这是近来影视界有识之士发出的一致呼声。近日,中宣部文艺局邀请首都部分影视界人士召开了“贯彻‘三贴近’要求,创作更多文艺精品”座谈会。会议就如何表现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写出普通人的真情实感,描写普通人的生活方式等议题展开研讨。今天,我们特辟专版,摘登部分发言内容。

坚持“三贴近”繁荣电视剧创作
广电总局副总编总编室主任金德龙

当前,我国电视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在我国电视荧屏上,各类电视剧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主题积极鲜明,基调昂扬向上,人物塑造有了新突破,创作手法有了新变化,艺术魅力有了新展示。在电视剧创作中实现“三贴近”,要认真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全国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广播影视工作和电视剧创作的指导思想。电视剧创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文艺创作方向,辨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把握社会进步的精神实质,遵循文艺创作的客观规律,指导电视艺术的创作实践,从而担负起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歌颂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倡科学的思维方法,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积极的人生态度,抵制腐朽的思想观念,反对丑恶的言行举止等任务。创作什么样的作品,宣扬什么样的观点,引导什么样的舆论,产生什么样的效果,都需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来思考,来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电视剧创作的指导,是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是正确的创作方向的指导。

二是牢记社会责任。电视剧创作人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如何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紧扣时代脉搏,展示时代风采,反映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精神,艺术地表现现实生活的本质和真谛,是电视剧创作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电视剧创作,要通过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展现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有益借鉴和重要启示,引导人们分清正确与谬误、崇高与罪恶、文明与愚昧、真诚与虚假、前进与倒退、光明与黑暗。

三是正确面对生活。生活是电视剧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作既要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既要表现生活,更要引导生活。在电视剧创作中,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个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贴近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现实,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我们的创作,是为人民而创作的,为社会主义而创作的,要用社会主义理想道德净化人们的心灵,用时代的新人、新事、新生活、新风貌影响人们的思想,用先进文化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这就要求创作人员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创作出内容健康向上,艺术精益求精的精品力作。

四是勇于艺术创新。近年来,很多电视剧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创新品格,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既有题材的开掘、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设置,也有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风格的追求,显示了创作人员在艺术上求新求美的努力。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有的艺术创作,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有时候甚至使观众愤怒。有的情节是胡乱造出来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有的情节完全是照搬国外影视剧,脱离了中国的客观实际;有的情节不是创作人员从生活中感悟的,而是在宾馆饭店里侃出来的,与人民群众的思想精神格格不入;有的创作缺乏艺术雕琢的耐心,忽略艺术独创的追求,导致作品细节虚假,人物苍白,情节牵强。艺术追求无止境、自我超越无止境,要提高艺术品味、艺术价值、艺术境界,必须从“三贴近”入手,进一步在开阔视野上下功夫,在思维创新上下功夫,在继承借鉴上下功夫。

五是坚持面向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剧创作要接受市场的考验,排斥市场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正确的。在市场与导向之间,导向是第一位的,不能为了拥有市场而不顾正确导向,甚至放弃正确导向。同时,要充分认识发挥市场积极作用的重要性,在确保正确导向的前提下,经济效益越好,社会效益越实在。六是切实加强管理。做好电视剧创作管理,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是促进电视剧创作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要充分尊重电视剧创作生产的内在规律,充分尊重电视剧创作人员的创造性劳动,进一步理顺电视剧创作生产管理的工作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使管理工作真正成为推动电视剧创作生产全面繁荣的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

发挥电视剧的社会引导作用
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副主任秦明新

20世纪90年代,由过度包装而成的韩国偶像剧和装扮前卫的韩国流行歌手由于境外电视的播出(凤凰、CHANNELV)和国内盗版音像市场的流传,形成了“韩流”。

韩国的电视剧制作机构没有像中国这样众多,四家机构构成了韩国绝大部分电视剧播出和制作单位:MBC、KBS、SBS、三河。

中央电视台对于韩剧的选择基本原则是:内容健康,情节吸引人,画面简洁、漂亮,容易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价格便宜。

中央电视台引进的韩剧与社会上流行的所谓“韩流”有着本质的不同,内容健康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没有变态,没有晦涩与阴暗,这与中央电视台一贯倡导的原则相一致,体现了国家电视台的大气。不管是《澡堂老板家的男人》还是《看了又看》,即便是有钱人家也是认认真真过日子,正正经经谈恋爱。这并不是说韩国电视剧整体格调有多么高尚,而是我们选取的角度合了老百姓的欣赏口味。

我们选取的韩国电视剧都有较长的篇幅,原因是长篇电视剧以情节和演技取胜,适合各年龄段的观众。同时,韩国是一个充分市场化的国家,一个电视剧的播放,要及时根据观众的收视情况进行调整,边播边拍。如果收视不好,是决不可能继续拍下去的。

我们选取的韩国电视剧首先要在韩国有非常好的收视率,以社会亲情和家庭伦理为主。由于这类电视剧在韩国本身影响很大,因而电视的社会引导作用极为凸现。类似老人训导孩子要吃韩国大米、吃韩国牛肉、不要高消费等情节,实际上是对爱国和节俭的一种大力提倡,远比口号更容易让人接受。

其实,中国观众对韩剧的喜欢,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礼仪的一种认同与怀念,一种对美好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故事的迷恋,既是外国的又是身边的,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电视剧比完全陌生的欧美剧的收视人群更加广泛一些。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中国文联副主席广电总局副总编仲呈祥

作为一种统领全局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旨在实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之间、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之间的统筹,也必然涵盖对文学艺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繁荣的统筹。当前,认真贯彻落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对于以科学发展观引导文艺持续健康繁荣,多出优秀人才、多出人民喜闻乐见的品位高雅的优秀作品,至关重要。

毋庸讳言,当前的文艺创作在取得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某些脱离群众、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令人忧虑的不良倾向,妨碍了文艺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健康繁荣。譬如,题材选择上的“一窝蜂”现象,时而是“案件风”,时而是“言情风”,时而又是“古装风”,脱离了人民群众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沸腾的现实生活实际,躲在“象牙塔”里生编硬造离奇案件、多角恋爱、感官猛料,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更何谈百花齐放?再如,片面强调收视率,盲目追求收视率。不是坚持满足人、服务人、提升人的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是在提高的指导下去积极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并在适应和满足的基础上着意于提高;而是在“赵公元帅”的引诱下去消极顺应某种落后的、不健康的鉴赏情趣,其结果,势必强化了那种落后的、不健康的鉴赏情趣,又势必反过来刺激某些盲目追求收视率的创作者生产品位更为低下的作品,于是,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的二律背反即恶性循环便会发生,那后果,不仅殃及当代,而且危及后世。

全面贯彻落实“三贴近”的要求,就需要从哲学层面上实现思维方式的创新,这是一切真正创新的根基。创作上的“一窝蜂”也罢,片面追求收视率也罢,都根源于一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单向思维。我们应当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科学思维去取代形而上学的单向思维。我们既要反对让文艺简单地从属于政治,用政治方式取代审美方式去把握世界;又要防止笼统地让文艺附属于市场,用利润方式取代审美方式去把握世界。我们要认真处理好适应与提高的辩证关系,坚持在适应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适应,适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正因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所以我们务必要“贴近群众”,既贴近家庭中的群众,更贴近活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的群众;正因为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惟一源泉,所以我们务必要“贴近生活”,既贴近“家事”,更贴近“国事天下事”;正因为社会实践是检验文艺作品的惟一标准,所以我们务必要“贴近实际”,让历史和实践来验证文艺作品的好坏优劣。总之,“三贴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美学观的必由之路,是坚持现实主义深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文艺创作实践科学发观的必由之路。

保持清醒不断进步
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是一种形式主义的靠拢和面对,更不是为了某种迎合和趋从而故意做出的姿态。“三贴近”是要求我们以深入为途径,从丰富而平凡的社会生活中做深度开采和独特发现,要求我们怀抱真诚的情感,向历史学习,向社会生活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从而在学习中诞生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理性。从本质层面上说,“三贴近”是和影视创作中一以贯之的现实主义倡导相吻合的。我们之所以在影视作品激烈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关注“韩剧”中呈现出的某种活跃状态和蕴藏其中的某些优秀素质,根本原因也是对其中现实主义基本精神的充分肯定。在这样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影视作品中容易出现的偏颇:不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民众身上挖掘出带有普遍性意义的命题和素材,而是有搜异猎奇的倾向;不善于在情感层面和民众以及民众构成的生活融为一体,而是以单纯营造故事和情节的手段试图赢得观众;不善于在现实生活中做历史性沉思,对现实生活的表现流于浅薄的暴露和展览;不善于在普通生活中寻求个性化发现和个性化表达,致使作品雷同重复,形成公式化、概念化倾向。

也许“韩剧”中可以质疑的部分也有很多,但至少“韩剧”中所普遍存在的对民族凝聚力的呼唤、对道德和文明的引领、对民众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人文关怀、对接受心理的自觉研究和文化尊重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而这些,对于中国影视作品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递进式发展恰恰是有益的经验。在我们的电影作品在向产业化道路发生规模性转移的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很多电影作品还没有抵达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优秀作品的深度;当我们的电视剧产量日益攀升到一个数字高峰的时候,与之相伴随的并不是一个质量高峰的到来,甚至有些宝贵的经验和财富遭到了冷遇和旁落。正视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在“三贴近”原则的倡导下,大力呼唤影视创作的现实主义品格,而且还要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抵达新的现实主义创作深度。这种深度包括对历史、社会、生活、民众的情感,也包括渗透于其中的思想贡献和人文关怀,还包括面对这一切时,创作者自身的独特性感悟与创造性表达。

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一级编剧李功达

电视剧是什么,电视剧源于何处?我个人觉得,电视剧更像是评书,有画面的评书、有活动画面的评书。这么说,是为了强调故事在电视剧中的作用。中国人是喜欢故事的,尤其喜欢长篇大套的故事,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我们的观众喜欢一个有头有尾的,有起伏兴衰的,有高潮又有抒情的,有高歌一曲,慷慨激昂,又有低吟浅唱,感怀伤情的,不断吸引你,不断拽着你的故事。场面不一定大,可一定要够长。回顾我们的电视剧,再看看在中国火过的国外电视剧,大都是有着精彩故事,而且是有长篇精彩故事作为戏的核心的。没有这个,想吸引观众,门儿都没有。

有人摆艺术家架子:认为老百姓的审美趣味不高。光看故事,不欣赏艺术哪行?光看故事,不懂欣赏画面哪行?其实错了,错在哪?错在你忘了你费了半天的劲,花了你生命中一年,甚至一年还多的工夫,拍出来的电视剧是给谁看的了。电视剧有上亿的观众。他们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拍戏是让他们看的,是让他们评说的。老百姓喜欢,你的艺术才有地位。不然,你的艺术就什么都不是。

顺着老百姓的审美习惯走,做艺术家之前,先让自己做一回老百姓喜欢的说书人,就像赵树理先生,老舍先生那样。这一点儿也不掉价。把自己摆平了,像评书艺术家那样,简简单单地说故事,不是想着自己多“艺术”;那样的话,老百姓说不准还会给你捧场。要是拍出来东西放着全国百姓不管不顾,光自己看,一个人关在家里止不住地给自己一个人叫好,那不是有出息的艺术家应该有的气度和志向,也不是电视剧这个行当的需要。

说到底,电视剧是一种大众艺术样式。离开大众,这门艺术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还是毛主席说得对,文艺作品应该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电视剧更该如此。

真的想让自己的作品为老百姓喜闻乐见,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儿,就是电视剧内容得跟老百姓靠近。看我们的屏幕,看我们身边同行们的制作,我发现我们有一些朋友把市场化,把产业化,把商品给误读了。起码是简单化了。仔细看看,不是专家也会发现,有的作品,从作者自己看过的,外国电影里的某些噱头直接移植过来,或者是多角恋爱,或者是着意描写凶杀犯罪,或者把警察写得如同武侠,或者把领导写得酷似黑道。

什么东西审美价值高?别的地方不说,在中国,我觉得,真、善、美的东西价值就高,有独创性的作品价值就高。价值高的商品就会受欢迎,就会有收视率,就会畅销,就会把精神的,艺术的,审美的价值,变成实打实的经济价值。反之,就什么也不是。

电视剧这种商品,走上市场以后,也要接受严格的检验。谁的检验?老百姓。在市场化的电视剧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主宰者不是一两个作家,一两个导演,甚至不是一两个专家评论家,而是众多的,至少六、七个亿的观众。这很了不起。一两个人说话,不算数,老百姓喜欢才算数。老百姓喜欢,才有收视率,作品才能扬得出去名声,万人争看,亿万人争看,也才会卖出个好价钱。老百姓是检验电视剧的唯一裁判。我们得相信群众。

中国的老百姓喜欢什么?我以为,喜欢真实,喜欢善良、美好的情感;不喜欢虚张声势,不喜欢矫揉造作,不喜欢假仁假义。要想在电视剧的市场上站住脚跟,唯一的办法是让老百姓喜欢你的作品;让他们喜闻乐见!

要想让老百姓喜欢你的电视剧,你就要老老实实地反映真实生活。真材实料,真打实凿地雕琢扎实的艺术作品。老百姓喜欢了,爱看了,乐了,你也就成了。千万别以为有谁比老百姓还聪明,更甭想去蒙老百姓。瞎编乱造,盲目模仿,故作惊人之语,以猎奇、出怪、出噱头、耍花活来招徕观众,都不是长久的办法。那么干,真正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党中央提出文艺作品要“三贴近”,对我们电视剧从业人员有着具体的指导意义。真正贯彻和落实了“三贴近”,再加上创作和制作上的尽心竭力,我们就能在文化产业的市场上站住脚,兴许还能有大的发展。

作为个人来说,自己的作品能让老百姓“喜闻乐见”,那可就是最高的奖赏了。几个亿的人喜欢你的作品,你这一辈子,白过了吗?

用心去拥抱观众
导演杨亚洲

我作为一个导演,这些年有意无意地拍了一些反映平民生活的电影、电视剧,像《空镜子》、《美丽的大脚》、《浪漫的事》和眼下正在做后期的《家有九凤》,从收视和反馈上看确实尝到一些甜头。这些从生活中捞取的有生命质感的东西都在观众中撞击出了火花,他们和剧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他们追着你看,全剧结束了,他们还希望拍续集。

我们仔细想想看,中国目前还有近五、六亿的农民在家务农,家里最大件的东西,最大的文化消费品就是电视机了。再加上城市里工薪阶层的市民,进城的民工,他们到了晚上不就守着这个不花钱的电视看节目吗?他们对电视上播出的节目是否满意已经是第二位了,只要有节目看就行。于是你的电视剧、电视节目稍微好看一点儿,他们就买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大多数的创作者是被这种“中国特色”的现象麻痹了。这很像前二、三十年只要能吃饱饭,天天都是炒大白菜我们不也活着吗?但是今天不行了,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餐桌上的菜讲究香味,讲究营养了。而我们的精神食粮、文化大餐还停留在低水平上,我们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民族责任感哪去了?

面对中国今天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的蓬勃向上的大时代,我们没有一些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文化艺术作品。哪一部作品敢拿出来说再过50年,100年,是传世之作?这很像我们发展中国家的建筑,急于盖一些临时能卖出去的房子,新房子才盖10年就已经是没人想再买的破房子,今天的许多电视剧今年还凑合看,明年就看不得了,从投入来说只能卖一回,从受益者来说差的电视剧越多,观众的胃口越倒,肯定是恶性循环。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全世界都为之振奋的中国,我用一个浪漫的词说,这是一个气象万千的地方。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没有理由拍不出与这个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作品,否则再过几十年,我们会后悔的。“三贴近”无论如何是对的,我渴望我的作品能和观众在心灵上去拥抱,去平等地交流。我以最平凡的生活和最小的人物去打动观众,去吸引观众。

有些编剧问我,写什么样的作品我喜欢拍。我告诉他们,我热爱最普通的人,我喜欢小人物,我喜欢有生活质感的作品。一些投资商也问我,你不想拍大作品吗?我说,在我眼里,小人物,普通人的生活你也可以拍大了。大制作、大题材,你也可以拍小了,大和小不是形式,不是阵容,不是场面。大和小取决于你对人性的挖掘有多深,取决于你对生活的涵盖有多广。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以及与世界接轨的时代里,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说,我走过,我经历过,我是这个时代的见证人,哪怕他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下岗工人,他也是这个时代的主人。如果把他写成主角,把他鲜活地表现出来,使观众认可他,你能说这是小作品吗?人物的出身、职业在文艺作品中是最平等的,将军是主角,战士也是。一个苍白的将军和一个有血有肉的战士,观众拥抱的一定是战士。

以我们在一线工作的导演的体会是渴望一部作品出来后要有健康的文艺评论跟上,包括批评。这对引导观众欣赏水平和鉴别作品好与坏特别重要。现在市场上是一部作品出来,正常的对作品本身的评论没有,花边新闻和无聊的东西特别多。由于利益的驱动,不好的作品只要炒作就有市场。他就误导了一些不太懂的观众,也使一些懂的观众茫然。收视率重要,但收视率和质量并不能成正比。

艺术创作上应该清澈见底,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不能是正不压邪。现在可以说,较之其他相比,正常的文化评论是目前文化市场最弱的一个环节。

写大众关注抒大众之情
北京广播影视集团影视部主任帅民

前不久在戛纳国际电视节上,曾与华纳、迪斯尼等国际著名传媒机构的总裁一起探讨电视节目的“本土化”问题。“内容为王”是国际传媒集团公认的理念,而在不同的地区和市场提倡“本土化”,即电视剧和电视节目应符合观众同时也是节目消费者的审美心理与审美需求,为受众所喜闻乐见,让受众产生共鸣,才能“内容为王”,才具有市场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纵观当前国产电视剧的创作流向与运作模式,以“大众化”为轴,可以粗分为几种倾向:非大众化、泛大众化、大众化。有些电视剧或是凭空编造故事与人物、缺乏起码的社会背景与时代氛围,或是远离现实生活与人类情感、远离大众所思所想,或是场面极度奢华、故事极度离奇、情感极度虚拟,产生一种“非大众化”倾向,让广大观众感觉是在看“皮影”。有些电视剧或迎合部分观众低级的欣赏习惯与欣赏心理,在黑道、枪战、凶杀、暴力、变态上做文章,追求冒险、刺激、紧张的欣赏效果;或是“歪批三国”,打着英雄人物人性化、反面人物复杂化的人格多重性的幌子,不恰当地改写历史、经典与人物,追求猎奇、反讽、另类的欣赏效果,“做反面文章”,媚俗、低级趣味,是一种“泛大众化”。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是关注现实并观照现实,写生活以及生活的变迁,写生活中的人以及人在生活中变迁,故事冲突与人物情感交融,心理体验与生活发现鲜活,并且要从独特的视角描摹生活中的人与人在生活中的状态,即使是小情小景、平凡百姓、家长里短,也都渗透着贴近与关怀、感悟与感动,如生活之源、生命之流,如现实人生的“鲜榨汁”――这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应该说国产电视剧历来在大众化上还是有所追求并有所为的,远的如《渴望》、《编辑部的故事》,近的如《咱爸咱妈》、《牵手》,再近的有《刘老根》、《空镜子》、《结婚十年》等。

从市场与产业角度看,中国的电视剧市场已经有一个较长的发展历程,创作与生产较为活跃,市场容量与市场潜力很大,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中国拥有其他国家所不可比拟的庞大的观众群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更要强调“三贴近”,更要倡导“大众化”,因为无论是从受众审美心理理论、还是从市场运行营销理论,中国的电视剧都必须考虑观众的欣赏需求与喜好,并培育与提升观众的审美层次与习惯,这样才能赢得、培育并不断扩大这个市场群体,从而实现两个效益双赢,同时,这也已被多年来的国产电视剧创作与市场所印证。

从社会文化传输与反馈模式的角度来看,“三贴近”既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然。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和社会生活的高速变迁,我们的作家、艺术家所不了解的、不熟悉的社会领域和社会生活越来越多,深入生活、贴近现实、体味民情,成为作家、艺术家的一种自身需要。网络时代的资源共享与知识共享,使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具有信息与知识的垄断优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三贴近”不只是对作品成品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作家、艺术家主观创作过程的要求。

坚守中国电影的民族文化身份
《电影》杂志主编赵葆华

中央提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创作要求,我以为这对文艺创作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它的提出切中目前文艺创作中的时弊,必然为中国文化艺术,包括中国电影的大发展大繁荣产生较大的推动。这一战略性口号的提出,是基于两个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一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好莱坞电影可以直接登陆中国内地电影市场,这对中国电影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国的电影工作者坚定民族文化身份,迎战好莱坞,其中有许多战略含义值得我们去思考。“三贴近”原则正是为坚定民族文化安全与尊严而提出的战略。其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电影产业,也就是如何让电影这种特殊意识形态的产品既具有产业效应,又具有社会效应,这成为一个时代的课题。“三贴近”原则无疑是解决这个课题的一把钥匙。

在这两大背景下,影视创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创作中出现了“三不贴近”、“三不深入”,既不贴近实际,也不贴近生活,更不贴近群众的现象。

从创作主体上来说,我觉得我们一些创作者重功利,轻原则,遮蔽良知,回避责任,迷失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感,谁给钱多给谁干,什么题材赚钱写什么,变成了唯利是图的市井商人。这样一种主体身份的失落,必然会生产文化垃圾和影视垃圾。当然我并不是盲目排斥功利,只是要强调有比个人的功利更为重要的,那就是一种社会责任、社会良知。因为文艺作品不仅是商品,而且还承载意识形态的使命。

主体身份的迷失必然导致方向的迷失和对象的迷失,这就是客体的迷失。心中已经没有大众的精神需求,已不把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创作的职责,摒弃了为大众服务的方向。倘若把追求唯乐为至上,把给观众找乐与发泄奉为艺术至尊,一味媚俗,那创作者与三陪小姐又有何异?

客体身份的迷失必然会淡漠和背离中国电影的民族文化身份。如果一味地“克隆”好莱坞的电影模式,不再坚守民族文化传统,不再坚守民族精神状态和道德操守以及情感诉求方式,尽管电影语言是世界式的,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华精神模糊了,那才是至哀!倘若主体、客体都迷失了,方向感也没有了,创作者也就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本身取消了他们作为剧作家、导演和艺术家的身份。“三贴近”可治身份迷失。

“三贴近”首先是一种文化立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创作原则,就有了明确的服务对象;坚守了方向,才能坚守职责,也就能坚定一度被我们冷落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三贴近”既是艺术原则,也是艺术标准;既是艺术规律,也是艺术追求;既是艺术方向,也是艺术范示。“三贴近”原则的三个要求是互相渗透,不可剥离的,缺一不可的。只有坚持这样三个原则,我们才能坚守民族文化的身份的尊严。“三贴近’中的实际,是人民生活的实际,文艺创作环境的实际,本质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二是好莱坞欲同化我民族电影,而我们则要坚守民族电影这个身份的实际。因此,电影工作者要坚守“三贴近”原则,一定要从这个实际出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