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健康的儿歌“荡起双桨”

2004-06-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效仁 我有话说
一首好听的儿歌,足以让人铭记一生。儿歌以短小的形式、明白浅显的内容、琅琅上口的韵律,表达出不同的情趣,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但是我们却发现,代之“小老鼠,上灯台”,“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如今流行的新童谣却是:“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还是
我―――”。目前像“小小少年,没有烦恼”、“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等脍炙人口的儿歌早在孩子们中间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成人的流行歌曲、情歌和一些不健康的“歪”儿歌,有些孩子竟唱“我去上学校,背着炸药包”之类的经过改编的“儿歌”。

童言无忌,通过童谣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种自我防御机制,能借此使紧张的心理得到放松,据一家杂志社举办的座谈会称,没有一个孩子说,因为传唱这样的儿歌,会让他们更加仇视学校。但是在对这些“新童谣”理解和宽容的同时,我们也要严肃地意识到,现在适合传唱的儿歌童谣太少了。

创作儿童歌曲经济效益不好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我国虽有2亿多儿童,却没有一支专业的儿歌创作队伍,很多作家将儿歌视为“小儿科”,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认为,童谣的特点,应集娱乐、审美、教育、认知、自我保护于一身。而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真正描述儿童天性、表达儿童心声并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爱唱好传的新童谣,当是从事儿童文化艺术创作的大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心智才华为孩子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让健康的儿歌“荡起双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