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通化欲建医药城先念人才经

2004-06-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张炳升 我有话说

本报讯吉林省通化市在全力构筑医药城的过程中,紧紧盯住人才兴市、人才兴业的战略,紧紧抓住吸引、培养、留住、用好人才几个环节,积极打造人才政策优势,先后出台了30多项人才优惠措施和规定,为当地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短短10年间,一批医药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全市

84户医药生产企业中,产值超亿元的就达13户,利润超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4家。

通化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山区、长白山腹地,中药材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八五”期间,市委制定了发展医药城的经济主攻战略。与此匹配,市委、市政府下决心采取有力措施,营造政策强势,要为医药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展壮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人才队伍。

为了让专业技术人才有一个施展才华的宽松环境,让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劳有所得,市委、市政府推出一系列奖励保护政策。其中《关于奖励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的暂行办法》,规定“企业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当年盈利计划的超额部分或按上年实际完成新增部分,上不封顶,按一定比例给予重奖”。2002年,东宝医药集团公司董事长李一奎一次性获奖70万元。市政府下发的《关于保护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的通知》,严申对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职权应予保护、侵害经营管理者权益应受处罚的事项,使经营管理者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这几年,通化市十分注重用破格选拔等职称评定方法留住医药高层次人才。他们在深化职称改革上积极探索,打破传统的评审方法,实行“双考一评”(考试、考核和评审)的量化评审办法,有效克服了论资排辈,人情干扰等弊端,使每个专业技术人才能够在公开、平等条件下进行竞争。在坚持和完善量化评审办法条件下,适当向医药产业倾斜,对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医药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公开选拔的形式,破格晋升职务。短短几年,全市先后评聘医药方面工人技师100多人,中、高级技术工人等3000多人,有效解决了企业在GMP改造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为更好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医药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化市从工作、生活等方面关心他们,尽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1997年,市委专门召开常委会议,决定每两年对高级知识分子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市里制定了市领导联系专家制度,要求班子成员同高级知识分子交朋友,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征求他们的意见;市有关部门主动为省级以上专家优惠办理微机入网手续,拓宽专家获取国内外知识的渠道。

在政治待遇、荣誉等精神奖励上,通化市也要求各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推荐医药领域的优秀人才。全市唯一的一位国家、省、市三级的政协委员就出自医药行业。上一届各级人大和政协会议,来自医药行业的人大代表就有61人,政协委员38人。全市评优以及上报先进、优秀代表,医药人才优先。近10年来,全市共评选了五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213名,24名医药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名列其中,另有13名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获国家和省级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对这些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市里还分别给予每人晋升一级工资或每月发给50元津贴的奖励。

由于全力打造人才政策优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通化吸引并留住了一大批优秀医药高层次人才,他们在众多医药企业发展中发挥了骨干作用。目前,修正、东宝、金马、方大、茂祥等5家企业已经发展成为企业集团,24家企业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全市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50.2亿元,利润7.4亿元,分别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的38%和65%,产值、利润总量连续16年居全省市(州)的第一位,已跃升为通化市第一支柱产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