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迷宫》为儿童剧带来新思路

2004-06-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光明视点”记者 苏丽萍 本期策划 徐可、单三娅 我有话说

本期提示

先锋导演孟京辉涉足儿童剧,加之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使魔幻儿童剧《迷宫》未演先热。如今,首轮北京演出19场已经落幕,演出时的火爆场面,90%的上座率及260万元的票房收入,令业内同行刮目相看,也标志着改制后的北京儿艺迈出了

成功的第一步。

虽然《迷宫》就剧情而言显得头绪较多、逻辑不够清晰,故事不够完整,但其舞台呈现却很新颖,市场运作也很成功。它也因此给艺术界带来思索,那就是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益形式,儿童剧怎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儿童剧如何走向市场,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为儿童剧充实新理念

以往的一些儿童剧,往往以大人的眼光居高临下地向孩子说教,引起孩子们的反感,而且过于呆板的戏剧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孩子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精神需求。这就给我们的戏剧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用新的理念去创作儿童剧。

《迷宫》编剧史航说:“我们总是说,现今的独生子女太独、自私,但据我观察,他们并不是自私,而是不懂得与别人分享,不知道该与谁分享以及如何分享,也不太懂得感恩和尊重师长。但这并不是孩子们的过错,而是我们这些大人的失职。我写这部戏就是想站在孩子的角度告诉他们,要学会珍惜。”

戏剧评论家黄维钧说,《迷宫》的最大特点是没有生硬枯燥的说教,时代感强。剧中讲的是传统道德,但表演时不乏时尚的东西,如智力问答闯三关、脑筋急转弯、摇滚歌舞等,还借鉴了音乐剧的情节和表现手法,引起孩子们的强烈共鸣,剧场效果十分热烈。此外,剧终三个坏蛋没有得到惩罚,而是让他们弃恶从善,体现了一种宽容精神,这也有别于以往的儿童剧。著名儿童剧表演艺术家李若君则欣赏剧中丰富的想象力。如小男孩果冻手拿遥控器,把父母的唠叨变成快进,造成一种夸张而又讽刺的效果;又如,果冻告诉烂苹果,它里面的核并未坏,还可以生根发芽,长成一棵苹果树,结出又大又红的苹果;剧中还让易拉罐变成笔筒乃至高科技的新产品,这些都令人耳目一新。我们以往的儿童剧包括许多动画片,都过于写实,想象力不够,不能让孩子们感到惊喜,也就大大削减了艺术感染力。

儿童剧与影视、图书一样,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形式,各地在纷纷开播少儿频道、加大力度出版少儿图书的同时,也对儿童剧给予了关注,许多话剧院团甚至戏曲剧团也开始投排儿童剧。继孟京辉执导《迷宫》之后,以实验著称的名导林兆华,近日也着手执导山东省话剧院的儿童剧《三毛从军记》。对此,戏剧评论家余林说,我国儿童剧拥有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市场潜力,这些名导演的加盟,为儿童剧带来了新的创作理念,对于突破传统模式,使之更有时代感和感染力,提高儿童剧的表现力和想象力,是大有益处的。

开拓儿童剧的表现空间

儿童剧应适应孩子的特点,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孩子们的精神需求日益提高,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很多新生代未成年人看来显然过于单调。开拓儿童剧的表现空间,显得尤其重要。孟京辉此次对儿童剧来了个大实验,尤其是舞台呈现的另类别致、充满动感,给儿童剧带来了新的活力。

黄维钧说,传统的儿童剧多为静态观照式的,台上演,台下看,而且说得多,动作少。但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为《迷宫》打造了一个动感的世界,激光、动漫等声光影的运用,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迷宫》中人物的造型既有别于传统童话中的写实,也不同于动画中的卡通形象,怪异、变型,新潮而又时尚,这些新颖的形象得到了孩子们的赞同和叫好。

在《迷宫》的演出中,观众席上的孩子们自始至终参与了演出进程,如全场一起帮助果冻躲避坏蛋的搜寻,大家都把鞋子脱下来给“大皮鞋”凑成一双鞋子等,对此小观众们觉得乐趣十足,实现了编剧史航所说的“把节目变成节日”的初衷。著名儿童戏剧评论家程式如说,《迷宫》的游戏性和互动性是以往儿童剧从未达到的。

儿童剧过去被称为“小儿科”,但如今艺术家们认识到,创造受欢迎的儿童剧并非易事。孟京辉营造了一个魔幻的《迷宫》,林兆华则要把《三毛从军记》搞成多媒体儿童剧,将演员与三维动画形象结合在一起,这一全新的艺术尝试让人拭目以待。

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迷宫》形式新奇,可剧情庞杂,许多孩子感到难以接受。虎坊路幼儿园大一班的阎苏凝小朋友就说不喜欢这个戏,因为看不懂;现场几位9至10岁的孩子也反映看不懂。对于这个说法,该剧编导们认为让孩子觉得好玩就算成功,但一些家长认为,过去看《马兰花》,明白了要热爱劳动,但《迷宫》却只让孩子们看了热闹,忽略了“不要浪费”这个中心思想。

否定儿童剧的教育功能是不明智的,这是几位戏剧专家及儿童家长的一致看法。看来,创新不能只是形式新,如何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儿童剧需要继续探索的难题。

儿童剧如何走向市场

《迷宫》的最大成功在于其市场运作。改制后的北京儿艺,市场运作能力大大加强:依靠先期强大的媒体宣传攻势,以及孟京辉(导演)、三宝(作曲)等主创人员的明星效应,使得《迷宫》未演便先声夺人。其次是衍生产品的开发,也十分可观,与之有关的节目单、海报、小贴画、课程表、偶形玩具、T恤衫、徽章、钥匙链、胸章、吸管杯、《迷宫》纪录片DVD等十几种产品,首演时就销售了一万件。此外,根据《迷宫》剧本改编的同名小说以及北京青年报“寻找孩子的道德细节”系列报道编辑成书的《小果冻今天懂事了》,也很畅销。

《迷宫》的票价也很可观,最高380元,创下了儿童剧演出的“天价”。虽然推出了300元的家庭套票和120元、80元的低价票,但对于儿童剧来说,票价仍是太高。对此,该剧一位主创人员认为,北京的有钱人很多,再说家长都愿意为孩子投资,《迷宫》票房很好就说明了这一点。但问题是,即使家长都愿意为孩子投资,也不能不合理地要高价。儿童剧是面向广大儿童的,北京有钱人再多,也只是少数,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如此高价,使得家长与孩子一起看戏成了奢侈消费。记者曾在演出现场看到一个没有家长陪伴的孩子,问他为何自己来,他说家里买不起3张票,只能买一张让他自己进来看,而父母则在剧场外面等着。

李若君说,儿童没有经济来源,很多家庭收入并不高,更甭说边远的山区农村,而儿童剧又是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好形式,高票价等于把大多数儿童拒之门外。黄维钧说,儿童剧票价过高不利于儿童剧的普及。一位业内人士尖锐地指出,我国的儿童剧团缺乏,儿童剧演出过少,没有形成竞争格局,使得《迷宫》的高票价得以成功。但高价走市场,长此下去是行不通的。

以往儿童剧演出多为学校包场,应该说《迷宫》大胆走市场是值得肯定的新尝试,但要取得好的票房,应该以多演来实现,而不应靠高票价。北京有350万儿童,全国有3亿多儿童,就是天天演,也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据悉,《迷宫》计划在京演出100场,并到外地巡演60场。在收回投资之后,它的票价能否降低一些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