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九江严格保护耕地和生态资源

2004-07-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通讯员 李桂庚 我有话说

本报九江7月10日电 江西省九江市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严格保护和节约耕地与生态资源,走出了一条“保护开发并举、投入利用并重、生产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人类赖以生存的耕地是生态的第一资源。针对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占用耕地增长的趋势,九江市委

、市政府始终把耕地资源保护放在首位,通过荒坡、洲地、湖滩的开发,近5年新增耕地4.8万亩,仅去年就补充开发耕地1.68万亩,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有余。全市90%以上的耕地纳入了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市政府明确规定,生产建设用地不得占用耕地,如确需占用必须报经省、市政府批准,并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15% 20%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九江市一方面利用部分土地出让金,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去年国土资源部在都昌、永修两县各投资100万元进行土地整理,仅此两项新开发耕地4500亩。今年3月底,瑞昌市又争取到部分国家投资,加上配套资金,可新增耕地5000余亩。

九江地处长江和鄱阳湖畔,全市14个县、市、区中有12个临江滨湖。市委、市政府重视保护节约长江、鄱阳湖的生态资源,使其为子孙后代永续利用。1998年洪灾过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该市先后下拨资金17.75亿元,对鄱阳湖区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迁移农户11.15万户,退田还湖97.73万亩,使鄱阳湖的蓄洪能力基本恢复到上世纪50年代初的水平。在对长江、鄱阳湖实行开发利用和综合治理中,九江市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5年中投入资金1亿多元,完成了中德合作长江防护林工程,植树造林28.6万亩;鄱阳湖区实施退湖还林工程,使湖滨51万亩荒坡洲地披上了绿装。沿江滨湖有292.21万亩林地已列入国家生态公益林的保护范畴。经过多年的努力,长江、鄱阳湖区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5%。如今的长江、鄱阳湖域,绿水欢歌,产业兴旺。烟波浩淼的广阔水域已成为九江人民阔步奔小康的不竭财源。

在实施湖区绿化、保护生态的同时,一场厨房燃料革新也在湖区兴起,沼气成为湖区的主燃料。目前,湖区有10万农户建起了沼气池,做饭点灯用上了沼气。据渔政部门调查,经过两年多休渔,鄱阳湖鱼虾种类明显增加。“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山青山”。在招商引资中,九江市、县两级政府严把项目审批关。近两年引进内外资项目1800多个,所批的项目没有一个对长江、鄱阳湖造成污染。

生态资源保护扩大了鄱阳湖的水域面积,有效改善了鄱阳湖的水质。亚洲最大湿地的鄱阳湖已成为珍禽候鸟的乐园和世界著名的候鸟保护区。去冬来此栖息的候鸟近百万羽,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二级42种,仅白鹤就达到4004羽,创造了有纪录以来的新高。仙鹤翱翔,天鹅云集,据不完全统计,去冬今春已吸引了30余万名游客来鄱阳湖观赏候鸟。

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去年,九江市引进内、外资的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前列,GDP、财政总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23.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59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两倍。今年上半年财政总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