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给大学生讲中国经典文化

2004-07-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余小华 我有话说
编者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何在生活在21世纪热衷于电子网络、流行音乐、洋快餐的大学生中扎根?怎样才能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并由衷地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这篇文章的作者从其教学中得到的体会,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1996年开始

我给大学高年级开笔译课,上了一学期后,发现学生在翻译中碰到的难题与出现的问题一大半竟在母语及其文化方面,于是在每节课前我都要给学生讲一段中国经典作品,例如几条《论语》,并要求学生课下读背。学生从不理解到接受,最后变得喜欢并深感获益。后来学院领导让我在全院开了一门中国文化选修课,再后来我在教英文写作课前也用十几分钟教一段古代经典,结果同样受到学生欢迎。每学期结束时我通常会让学生写一篇学习心得。很多同学写得很认真,也很出色,从中可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对传统经典文化的认同,这不仅使我欣慰,也从中得到许多启发。

体会一:大学生在内心深处其实是非常渴望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环境,他们不知道需要的是什么,只要提供机会,引导得法,他们一定会有枯苗逢雨的感觉。对于以教授外语、传授外国文化为主的外国语大学的学生来说,这种本民族语言文化的饥饿感尤为强烈,而一旦得到滋养,其欣喜之情自然也更加激越。在语言失落方面,张秋蔚同学写道:“英语学了快9年了,没学得怎样的出类拔萃,母语可快忘得差不多了。说中文开始颠三倒四,写家信还得捧本新华字典。平时都不敢看中文书,偶尔看本小说,也得选英文的。实在熬不过,拿本中文小说过过瘾,看完后便连叫‘罪过’。所以当余小华老师在第一节翻译课上用中文讲起翻译史时,当他发下一张《论语》并提倡我们多看看古典文学的时候,我明显地感受到了热血在我体内沸腾,终于有个堂而皇之的理由重返中文殿堂了!古典文学原虽非我最爱,可日夜相处下来,我便能体会到何谓余小华老师所说的‘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逐渐地,那种遗失多年的对中文的敏感似乎又回到了我的体内。”

在文化饥渴方面,方露同学的感受颇具代表性:“大学三年的英语学习中,我们大量地接触到了西方的思想体系和文学作品,《简爱》、《教父》等成为我们的至爱。渐渐地,我们感到对中国文化的陌生。那些经典似乎已经过于遥远。我们常常感到迷茫:传统的价值观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似乎显得苍白,西方的那一套意识形态又不能完全被我们接受。在这种文化的真空中真不知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好象一切只为一个更好的‘钱’途!大学中又很少有课程或老师能引导我们去面对竞争的、物欲横流的社会。余小华老师每周带领我们诵读的那几段古文,每次一读到它们,我就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烦躁和焦虑顿时消去,只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对人生的洞察。我开始克服自己的浮躁,重新去领悟人生除去金钱以外的其他意义。”

对于因传统文化环境的缺乏而使人易入歧途这一现象,正在平凉监狱服刑的大学毕业生石昌杰向我表达了他的切肤之痛:“传统文化真正是国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但多年来国之宝典束之高阁人难‘知’。我醒悟到这一点时,更多的是一种愤怒!跛脚的应试教育难辞其咎。所幸的是在大墙内静心读了几本经典,从而开始从泥浊中自省自悟,重新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做人处世的道理,走过了一段从迷惘到光明的探索之路。”

体会二:在教授中国传统文化时,不能急功近利。由于受西方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影响,不少学校几乎变成只教书不育人的“职业培训所”,拼命向学生灌输知识训练技能,而对他们的心灵饥渴却熟视无睹。中国文化是一种终极关怀的文化,它重视的是人真正的生命质量。因此,对身外之物,诸如功名利禄,一向看得很轻,而且认为学习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个过程,因为完善自身是人一辈子的事情。如果我们带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去讲中国文化,就会跟中国文化的实质格格不入。在我看来,哪怕学生在开始阶段甚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理解、不接受,到一定时候也会达到细雨润物的效果。因为一个人的思想转变是需要环境、经历与时间的。王建芬同学就写了她的思想转变过程:“‘寓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于教学之中,陶冶性情,潜移默化地提高笔译水平’,这是余老师一贯的教学风格和方法。受实用主义影响的年轻浮躁的我们,开始根本不能理解老师的用心,只觉得他教的东西太不实用,甚至抱怨,我们将来要靠外语吃饭的,你教我们这些‘没用’的东西,岂不是‘浪费’我们的青春。可是,后来我们却发现我们认为最不实用的东西,却在‘实用’世界里印证了它的魅力所在。因为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越来越感到迷茫,不知该坚持什么,放弃什么,什么更重要,如何去取舍。老师讲授的中国经典文化恰恰为我们在这方面提供了营养。它教会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使我们理解了好多寓意深刻的哲理,也让我们领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这一切都是我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体会三:讲授中国文化要做到知行合一,身教重于言教。一个人知道一个道理却做不到,不能说他已真正地懂得了这个道理。“知道”不过是听说某一境界,“悟到”则已看到了那一境界,只有“做到”才算达到了那一境界。衡量一个学生中国文化学得好不好,不能单看他知道了多少东西,更要看他悟到了多少,做到了多少。真正学得好的同学必有某种“顿悟”的感受以及伴随而来的言行举止等生活习惯的改变。白景君同学写到了她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改变:“以前,我总认为自己什么都对,错都是别人的,即使知道是自己的错,也不会先向别人道歉,就一直跟别人犟着。现在,每当我对别人产生不满,或不够尊重,事后都会感到内疚,会先检查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先去找别人的缺点,当我尽力地去改掉它时,我的心里才会好过一些。这是我在翻译课上所学到的比翻译技能更珍贵的东西――为人处世之道。”丁佩一同学悟到了做人的根本:“我非常欣赏余老师对做人与做学问关系的讲解。只有人自身的修养达到一定高度时,他所做的学问才能有益于人,有益于社会。我记得在那一节课上,我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原来,我苦苦追寻的生命的目标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字。”姜大卫同学则叙述了他生活态度的改变:“自从上了大学,我仿佛一下子迷失了生活方向,认为终于可以不受约束自由自在的享受大学这段美好的时光了。我没有了追求的动力,只想趁着年轻去玩乐。可每当梦醒时分,一个人静思时,传统文化的浸润便使我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非常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他们没日没夜的工作挣钱供我读书,不指望我有多大回报,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能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这个社会能有所作为的人,我所做的多让他们失望呀!人生一世,如草生一秋,上至帝王显贵,下至黎民百姓,到头来都摆脱不了一个毫无二致的结局,它让我忽然获得了某种顿悟,把身外之物看淡,豁达,潇洒,了无牵挂,无忧而有喜,这也许就是‘出世’的思想。然而,这还不够,人活着要谋生,要做事,无论是为自己还是社会,都不能有半点虚妄,要让每日过得充实,有益于人也有益于自己,不悲观,不厌世,我觉得拥有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也许这就是‘入世’的思想吧?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让我在迷失中找到了方向,有了对未来的追求。就算我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我也会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所谓素质教育,在我看来更重要的应该是一种自然教化作用的结果。赵斯利同学写道:“作为一个老师,您更懂得如何‘身教’。每次上课,您总是先于学生到。您的早到与准时教会了我们对时间、对他人的尊重。从您身上,我们看到了我们内心深处其实非常仰慕的东西:对生活无私的追求,对名利超然的淡泊。这些‘财富’会使我们受益一生。”

看到这样的体会,我更多的是感到警醒:学生在教师身上寄托着他们的一种理想,一种期望,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何其大!为人师者,可不慎乎!

体会四:在弘扬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同时一定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贬低别人等于贬低自己。东西文化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只有深入地了解自己,才能深刻地了解他人,多了解他种文化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褚振非同学是这么看的:“在余老师的课上我学到了一种开放的胸怀。那种对宗教、对异国文化乃至对外星世界的理解与宽容。唯心胸可纳天地宇宙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习到人类文明的精华,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希望自己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宽以待人,让生存空间更和谐。”(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