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四千年之战

2004-07-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汝梅 我有话说

这是世界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最长的战争。这段历史既有汉姬辞阕,万里出塞的辛酸,也有外敌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情;既有社稷倾覆,文明陵替的终天之恨,也有光复故物,饮马长城的文明重归……这段历史就是横亘在中华四千年文明进程中的汉、匈战史。

周锡山先生的《汉匈四千年之战》以磅礴的气魄和跌宕的笔触将

这段波澜起伏、满载沧桑的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远在传说为华夏文明之初的黄帝时期,匈奴(当时称荤粥)和汉族(当时称华夏或夏族)就发生了频繁、激烈的征战。这以后,匈奴久为华夏边患。为了抵御匈奴的侵扰,作为华夏民族象征的万里长城,就是从这时开始陆续修建的。秦、汉之际,匈奴也正处在鼎盛时期。汉朝自高祖白登之役小挫以后虽采用和亲政策,但并没有换来持久的和平。于是,汉朝经过朝野上下的励精图治,终于引发了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生死决战。这番决战以汉朝的大胜而告终,奠定了以后长时间的边境安宁。在此期间,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历尽艰辛,最终打通了伟大的丝绸之路,揭开了三大古文明交流的历史。然而,这以后,匈奴并没有从中华文明史中消失。它所代表的游牧民族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冲突一直没有间断。这一切都对历史的进程产生着持久的影响,而给后世以无尽的启迪。

这部著作不是对汉匈战争史实的简单梳理,而是一篇有甄别、辨析,深入浅出,寄意高远的力作。全书凸现出了作者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从纵贯四千年的战争史中,透视出了华夏民族代表的农耕文化与匈奴代表的游牧文化的关系并由此揭示出了华夏文明的精神实质。

作者意在说明,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讲求礼乐文明,讲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讲求自然和谐的社会发展模式。由于儒、道文化的深入人心,中华民族是一个仁义善良的民族,她以休养生息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以追求德柔远人为自己的交往之道,她不会走向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血腥征服之路。在作者看来,这是中华文化中应当得到而没有得到充分肯定的价值所在。

作者此书堪称援经入史,文史合参的佳作,既能让人领略到学术思想的深度和史实本身的震撼力,又有相当的趣味性,使人能够充分享受阅读带来的审美愉悦。

《汉匈四千年之战》
周锡山著上海画报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