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历史学家的良知与责任

2004-08-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仲伟民 我有话说

现在提“史学为现实服务”这个观点,肯定会有很多人反对,其深层的原因大概不必解释。但这个观点并没有错,理应为我们张扬,因为它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入世精神和“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这个“智”除了智慧的意义外,更重要的应该是指对人们行为处世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我在读

了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春泥集―――田居俭论史文存》一书后,对此更加深信不疑。

《春泥集》收录了作者近二十余年来发表的75篇文章,洋洋45万字。我读此书,有酣畅淋漓之感,读毕仍觉意犹未尽。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感想。

第一点,我赞赏作者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文集开篇即为《论学史》、《再论学史》、《治史与治国》等,这些当时发表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的重要论文,引起了各界强烈反响,尤其引起了党政部门干部的重视。作者引经据典纵论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认为政治家不可不懂历史,干部学习历史是事关治国安邦的大事。通过学习历史,不仅可以汲取历史的经验,以史为鉴,还可以提高自身修养,加深对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理解。因此,作者建议各级干部应该将历史列为必修课。我们提倡学人多作纯学术研究,但不能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排斥“历史学”的学以致用。作者作为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第二点,我佩服作者融会贯通的治学精神。司马迁的名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历代中国史学家的座右铭。但从古至今,附会者多,践行者少,专才多,通才少。从《春泥集》所选文章看,虽然不敢说作者已经达到了“究天人之际”的境界,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标,作者毫无疑问是达到了。作者决心打通古今中外,从秦汉到现当代,从具体史实到理论阐述,从专业论文到散文随笔、电视剧评论等,文集中皆有相应的研究成果。谁都知道,写通论性质的文章,往往吃力不讨好,但是总结历史经验,给人们提供历史智慧,则非把古今中外融会贯通不可。文集收录的《论学史》、《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等名篇,都堪称经典之作。

第三点,我欣赏作者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文笔。当今史学界名家众多,但能写出像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翦伯赞《内蒙访古》等传世名作的史学家可能寥寥无几。田先生早年曾为诗人,不仅是郭、翦等史学名家的崇拜者,而且以实际行动向他们学习。他不论是写纯粹的学术论文,还是轻松的散文随笔,无不追求文笔的优美流畅。《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一文,是作者担任《历史研究》主编时写的一篇“评论员文章”,这篇千余字的短文以其内容的充实、观点的新颖、文字的通畅而成为中国社会史研究上的里程碑。当时,《人民日报》、《新华文摘》等竟相转摘。作者历来提倡“良史宜工文”,认为历史著作应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他批评那种重质轻文、把历史著作写得艰深晦涩的学风,认为这是导致当今人们冷落和疏远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原因之一。

读了《春泥集》,我深深地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做学问”。一个“做”字,在不同的人那里差别太大了,一些人只知用“力”做,但终归是“匠”,而作者是真正地用“心”做。我想,这也正是“大家”和“小家”的区别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