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成才,一个都不能少

2004-08-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侯明 陆婷 我有话说

在很多人的眼中,“差学生”等于“坏孩子”,而在他的眼中,没有坏孩子。他用三年时间将一所差校变为了“省示范初中”。他就是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初中部校长邓可清。

日有所进,日后有为

“光荣榜公布了!”一时间,学生们都涌到榜前看。在十二中初中部,最激动人心的场面莫过于学

校张贴“日有所进光荣榜”的时刻了。这里上榜的,大多是那些“困难学生”。

1999年的秋天,作为下关区人才引进历史中的第一人,邓可清来到了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初中部任校长。当时,由12中、52中、21中初中合并而成的12中初中部刚刚成立,它的前身52中、21中,被人们称为“三类中的三类”,有的家长说“贴钱也不来”。

面对这一切,邓可清提出了“三年创建省示范初中”的目标。

改造差校,邓可清首先寄希望于学生,他习惯把自己的学生称为“孩子们”,把学校看作一个大的班级,而他就是这个班的班主任。“一个教育者的爱,会让每个学生都像自己的孩子那样感受到温暖。”

邓可清推出了“日有所进,日后有为”的激励机制。“日有所进”的起点为零,积极打扫卫生,按时完成作业,只要是比过去的自己有了一点点进步就可以进入光荣榜,尽量激发学生的所有潜能。“日后有为”的起点更为实际,为人民谋福利,为国家做贡献是有为;在工作中尽职负责,创造佳绩是有为;只要尽到最大的努力,走上社会能自食其力,不给父母添负担也是有为。

在邓可清的带领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从2002年起,学校连续两年中考成绩直线上升;2003年底,学校顺利通过“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的验收。

先“育人”,后“教书”

“邓校长,我们不是减负吗?那就不要留作业了好不好?让我们痛痛快快地玩吧。”看着校长信箱里的这封信,邓可清陷入了沉思。

为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邓可清设立了校长信箱,谁有问题都可以在信箱里留言,邓可清保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看着这封要求“减负”的来信,邓可清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教育学生的好机会。他没有单独找这个学生谈话,而是在全校发起了“人生要不要吃苦”和“怎样对待人生中的困境”的讨论。

“我们的目的是培养一大批真正的‘人才’,那就要让他们首先成为一个‘人’”,邓可清说,“初中生在学业上的欠缺和失败,除智障者外都源于非智力因素,其中最根本、最主要的是尚未真正明白做人的道理和责任,不考虑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也不明白父母的艰难和老师的苦心。做人的问题一旦解决好了,课本那点知识不愁学不好。”

于是,邓可清从培养孩子的亲情着手,他给孩子们讲述父母为了生活、为了他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如何辛苦的奔波。自从这次主题讨论后,学生们再没有一个人为学习而叫苦的,甚至还有许多人主动要求帮家长分担家务。一些家长欣喜地说:“孩子们长大了!”

从“火盆”到“暖炕”

“以前,我们的育人结构是‘火盆’式的,老师就像一个火盆,学生们围坐在老师身边,离得近的感受到了温暖,但离得越远温度越低。现在,我们实行的是‘暖炕式’管理,让孩子们在班集体中都能感受到同样的温暖和关爱。成才,一个都不能少。”邓可清说。

2000年秋,区教育局领导找到邓可清,问他愿不愿意为全市特困学生办一个“爱心班”。没有宿舍,缺少经费,学生难以管理,在种种困难面前,邓可清干脆利落地说:“行!”

清晨,邓可清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和“爱心班”的学生谈话;夜晚,他要亲眼看着每个孩子平安回到宿舍才回家。刚开始的两个月,一些学生不适应集体生活,出现了抑郁、哭闹、冷漠等不良表现,连家长也失去了信心。他与班主任和生活老师认真分析情况,及时劝解开导,很快使学生们走出了心灵的阴影。

风雨三年情,这些经受家庭贫困或灾难性变故磨难的特殊学生,38名中有30人被省重点高中录取。一位有着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在2003年送走首届“爱心班”的毕业生后深有感触地说,这是她任教生涯中最辛苦、最充实、最值得的三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