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学术积累尽心力

2004-08-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昆 通讯员 刘华 我有话说

广西师大出版社,一家远离文化中心地带、长期以教育出版为主体的出版社,却在学术图书的出版上做出不俗的业绩: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四届桂林全国书市上,该社一大批优秀社科人文类新书闪亮登场,备受业界关注;其出版的历代珍稀文献已经在国内形成品牌;三联韬奋图书中心近期一周一公布的图书销售排行榜前30位中,该

社的图书频频亮相,最多时有11种之多;在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奖的同时,其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大学出版社前列。

为学术积累尽力,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追求

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近年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一背景下,2002年8月,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了《大学人文读本》。这套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出版社相继在北京、上海、南京举办座谈会,吸引近百名专家、学者与会,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大学人文读本》本身。去年《大学人文读本》及《大学人文教程》已经进入全国多所高校课堂。

对于广西师大出版社而言,尽可以依靠教材教辅过舒服日子,但要做好社科人文类图书的出版,具有相当难度。“但我想,通过出版为学界服务,为学术积累尽力,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追求,做出版不做这一块总是遗憾”,社长肖启明这样认为。为此,该社不惜投入巨大人力财力打造精品学术图书,依靠版本升级、版权引进和原创作品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该社的社科人文图书出版取得超前制胜的效果。随着《余英时文集》、《韦伯作品集》( 德 马克斯・韦伯著)、《大学科学读本》、《大学思想读本》、《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等一批优秀学术专著相继推出,广西师大版学术图书的品牌价值进一步得到提升。

2000年,社领导决定在北京成立专门的社科人文图书的选题策划与营销机构――北京贝贝特公司,通过公司的实体运作,充分利用北京的选题资源优势、市场渠道辐射力和媒体宣传优势。而后,广州、南京、南宁、上海等地的公司相继成立,形成了一个颇为可观的贝贝特图书出版体系。去年仅5个公司策划的图书就完成了1亿多码洋。

社科人文图书的销售也很关键。早在1994年,他们就在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选中一家民营书店作为教育图书的代理,统一销售该社的图书。这一招直接催生了全国教育图书发行联合体,也为该社社科图书的图书发行起了很大的示范和先导作用。

别人做过的我们不做,我们做了就希望做好做透

按理说,古籍的出版应该是古籍出版社的事情,但广西师大出版社作为非古籍出版专业出版社,出版的珍稀文献,如《中国明朝档案总汇》、《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西域考古图记》五卷汉译本、《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的汉译本和“十五”规划国家重点图书《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汇刊》等大量服务于学术研究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却引起全球学术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

1994年广西师大出版社考虑介入古籍类图书的出版时,国内出版古籍图书的出版社并不少,除了老牌的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外,各地还有一批优秀的古籍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以什么为切入点呢?经过考察他们认为,做学术研究不仅仅需要古籍的整理,更需要第一手的资料,但很多文献都还藏在故纸堆中,不能为更多人所用,于是他们决定以历代珍稀文献为切入点。

如何定位“珍稀文献”?何林夏总编辑介绍说,珍,就是具有较高的价值,无论是文献价值还是版本价值,能够为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稀,就是稀有稀见,无论是什么文献,在国内的应该是唯一的,在海外的应该是国内没有的。而且一般别人做过的我们不做,我们做了就希望做好做透。

他们首先启动的是日本《末次情报》。篇幅长达2亿字的《末次情报》是日本为了侵略中国与东南亚地区而设立的情报机构“末次研究所”收集的资料,据当年教育部图书珍善本鉴定小组的鉴定,是目前研究我国近现代社会的四大世界级的珍稀文献之一。由于时间久远,虫蚀霉变等诸多原因已经濒临损毁,该社1994年在教育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启动了抢救和整理工作,于1996年出版。后来他们还把目光锁定在档案等其他各个不同类别的文献的开发上,一批明清档案、民国档案、碑刻拓片、简帛等珍稀文献陆续和读者见面。

将流散海外的文献引介回国内,是几代学者和仁人志士的共同追求。广西师大出版社在《中国文献海外珍本汇刊》的大框架下,已经与商务印书馆联袂推出了《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汇刊》,收录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收的中国大陆地区缺藏的宋元明三朝中国古籍67种,版本鲜见,经史子集,均有涉猎,使孤本不孤,罕本不罕。与此同时,出版社其他有关项目也在积极推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