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沧海一粟 艺教伟业

2004-08-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冯健亲 我有话说

2004年8月7日,是我国杰出的艺术教育家、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逝世十周年的祭日。作为感染于先生艺术教育思想与业绩、并续接其创办的上海美专传统的南京艺术学院的院长,作为受学于先生的后辈,缅怀先生的开拓之功与首创精神,既在于情感所系,更在于学术研析与探究。

海粟先生17岁时就约同画友创办了我国第

一所独立建制的美术专科学校并任校长。他在办校宣言中言:“我们要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艺术的蕴奥”;“我们要在残酷无情、干燥枯寂的社会里尽宣传艺术的责任,因为我们相信艺术能够匡济现时中国民众的烦苦,能够惊觉一般人的睡梦”;“我们原没有什么学问,我们却自信有这样研究和宣传的诚心”。虽然是零的起点,但就是靠“责任”的驱使,凭着“诚心”与“实干”,在悠悠岁月中拓荒前行,上海美专在中国现代专业美术教育史上创造了许多辉煌:为开设人体写生课而与军阀顽固派作殊死斗争,并取得胜诉;在同类院校中首倡男女同校;创办我国第一本美术类学报《美术》;在中国美术院校中首倡旅行写生正课;为我国艺术师范、工艺美术教育成功地作了早期教学实践;……作为艺术家与艺术教育工作者,海粟先生个人可谓沧海一粟,但看看上述业绩与贡献,称其为“艺教伟业”,毫不为过。

1952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这一年,中国的高等院校在全国范围内作了院系大调整。上海美专、苏州美专和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音乐科合并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建址于江苏无锡社桥,刘海粟任校长。1958年华东艺专迁址南京,并于1959年升格为南京艺术学院。1979年刘海粟任院长,1984年任名誉院长。

海粟先生虽然长寿,但人生旅途极为坎坷。1957年,主要因为反对学校迁址西安而被错划为右派;“文革”期间更受“四人帮”迫害,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屡遭批斗、几度中风,他仍以过人的毅力与意志重新站立起来;更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胸怀不改彤彤报国心。上世纪80年代初,海粟先生以自己的画款资助南艺建设,他在香港发给南艺副院长谢海燕先生的电文中言:“我爱祖国,爱南艺,爱下一代。画款港币100万元献给国家,愿望悉数拨给南艺,三分之一作为奖学金,其余购置图书、器材。”(刊于1981年4月3日《人民日报》)高风亮节之举,怎不令人肃然起敬?!

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中,海粟先生以其特有的办学实践写下了重要的一页,这一实践除了他辛勤躬耕与心血付出外,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他一贯的艺术教育主张,既指导了上海美专从创办到发展,同时对之后的南京艺术学院的繁荣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闳约深美海纳百川

海粟先生17岁就创办现代美术学校的举动在当时就引起社会名流的高度重视。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更是格外关心、支持这位年青的开拓者。1918年蔡先生书“闳约深美”赠上海美专,作为治学纲领指导上海美专的教学与学术研究。海粟先生将其作为办学思想的核心。他曾对“闳约深美”作过简要诠释:“‘闳’就是知识要广阔;‘约’就是在博采的基础上加以慎重的选择,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人生有限,知识无穷,不能把摊子铺得太大,以便学有专长;‘深’就是钻研精神,要入虎穴,得虎子,百折不回;‘美’就是最后达到完美之境。”海粟先生正确把握了“闳约深美”的精髓,既作为对教师治学的规范,又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自然形成为海粟先生创办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个理念至今仍在南京艺术学院的办学道路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作为这个基本办学理念的一方面体现,在教学上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成为一直延绵至今的好传统。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上海美专就开设了系统的技法理论和专业史论课程,聘请名师授课。上海美专于1918年创刊学报《美术》,由蔡元培先生题写刊名,成为我国首份艺术类学报。鲁迅先生曾以“庚言”笔名在《每周评论》上发文支持,1923年、1929年上海美专又分别创办了《艺术》周刊与《葱岭》季刊等刊物。这个好传统代代相传,南艺学报由综合性艺术学报发展为一院两刊《美术与设计》和《音乐与表演》,在国内同类院校为仅有,学报坚持学术性主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使其成为“闳约深美”的耕耘园地,为促进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科研创作的提高或发展,发挥了特殊而有效的作用。

学术上的成就也推动上海美专在上世纪30年代已成为当时国内很知名的高等艺术学校。她集绘画、音乐、雕塑、艺术师范和工艺美专于一体,学科门类趋地齐全,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方法实在得当,吸引了诸多艺术界名流加盟:张大千、潘天寿、傅雷等均曾在上海美专任教,真可谓海纳百川。

不息变动开拓前行

早在上海美专建校初期,海粟校长就将“不息的变动、不息的改造”作为治校方略。其核心在于“创新”。上海美专从创办到学科、专业设置的不断充实、调整都紧随时代与社会的需求。为适应上海经济发展,早在1920年上海美专便新设工艺图案科,提出“造就工艺美术人材,辅助工商业,发展国民经济。”正是这种顺应时代发展的开拓精神,才炼出了本文开头时列出的种种辉煌业绩。正是这种可贵的开拓进取精神铸就成一个好传统,使新时期的南京艺术学院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为开拓创新的弄潮儿,为新时期的中国高等专业艺术教育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南京艺术学院由两所著名的私立美专与来自山东解放区、由战时文工团改编而成的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构成为一种特殊的机体,在改革开放、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年代里,焕发出顽强的生命力,取得了一个个可喜的改革成果。1996年,南艺与日本中部乐器专门学校合作,在我国首倡钢琴调律专业,适应了社会新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热门专业,形成了中日合作的以提高通俗音乐层次为特色的南艺爱乐学院;1998年南艺附中在江苏首先试点探索公有民办的办学新体制;在此基础上于2000年创办“公有民办”的南艺尚美分院,并逐渐发展为以数码设计艺术为特色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二级学院;2002年在江苏省成立演艺集团的背景下,适时地实行强强联合,创办南艺演艺学院,探索了学院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改革之路。

世纪交替之际,我国高等教育历史性地向大众化阶段进军,对于既有高等院校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南京艺术学院沉着地作应对,首先是适时地“扩招”,使学院增强了办学实力,与此同时则抓紧以学分制为龙头的教学改革,以使南艺的毕业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成为同类毕业生中的有力竞争者。通过学分制教学改革,树立了新的教学质量观,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值得自豪的是,在2004年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作水平评估中南京艺术学院获得了优秀,这是几代南艺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想以此作为对老校长海粟先生的告慰才是最有意义的。

海粟先生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他的精神仍鼓舞着南艺人,他的艺术教育思想和创立的好传统仍在影响着南京艺术学院的教育与教学工作。星火续接,我们在缅怀老校长的同时,更应把握机遇开发智能,拓展前行。(作者为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