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沃土壮苗长 阔野任马奔

2004-08-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崔鹏 我有话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于我是水和鱼的关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为我实现自己的求知意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我学术历程上的航标

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得益于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1990年博士毕业后,我申请到青年科学基金。1997年留学回国后,在国外工

作的基础上,开始筹划申请重点科学基金项目并于1999年获得资助,使我的学术思路和科研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然而,我一直期望的还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支持。这并不只是对80万元研究经费的期盼,更在于这项基金在学术界所享有的盛誉对一个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强烈吸引。争取这项基金的支持成为我一种强烈的愿望,激励我坚定学术追求。我把在博士论文中构建的泥石流起动的初步理论和基于这一理论提出的减灾思路进行了梳理,开展了泥石流起动机理和起动条件的原创性研究工作,形成了较为系统预测和治理泥石流的减灾新方法。这些初步成果得到专家的肯定,并于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为我在泥石流这样一个边缘性的研究方向上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平添了强劲的动力。

宽松的科研环境是青年群体成长的沃土

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之后,作为中国科学院B类“百人计划”入选者,我又得到中科院匹配的150万元科研经费。杰出青年基金和中科院人才经费都把营造宽松研究环境作为基本宗旨,鼓励科研工作者大胆探索,锐意创新,使我能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下决心去做风险大、一时难出成果的学科最基础、最前沿的工作。泥石流预测预报一直是本学科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影响泥石流预测预报精度和方法改进的瓶颈就是泥石流形成的机理和条件。

泥石流形成影响因素众多,过程复杂,是迄今尚未突破的前沿课题。在杰出青年基金支持下,我从最基本的问题着手,围绕泥石流形成机理,开展了研究形成泥石流的砾石土的力学行为和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的力学机理等问题研究,取得较好进展。

在努力获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同时,我把培养人才、带好队伍作为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的回报。在这一基金项目的旗帜下,聚集了一个由十余人组成的青年学者群。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我们努力培养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和严谨扎实的学风,增强开拓创新精神,锤炼追求真知的坚韧意志。为取得第一手资料,课题组顶着风雨在极其危险的泥石流形成区观测泥石流形成过程;为得到一个科学的判断,课题组反复切磋斟酌。经过这项基金的培育,课题组4名成员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一个富有朝气的青年研究群体已经形成。

基金的信任激励我不断进取

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荣誉就像激励将士的战鼓,鞭策着自己不断进取;这份责任要求自己在学识、成果和科学修养方面都能与这一荣誉相称。在过去的日子里,我未敢有丝毫懈怠;在今后的征程中,我将一如既往,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工作,以出色的成绩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争光。

在基金委的会议上,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营造环境,宽容失败,使科学家有了被理解、被关怀、被信任的感觉,有了到基金委就像回家的感受。在这种环境里,使得人们坦然相处,胸怀宽阔,能无他顾地开展学术争鸣,敢冒风险地进行前沿探索。自然科学基金营造了培育科学苗子的沃土,开辟了让骏马奔腾的广阔原野。这构成了一种让科学家眷恋的科学基金文化,每一个基金资助者都会感受到这种文化的陶冶,从而产生一种基金情结。这种基金情结和基金文化的融合互动,成为中国科技源头创新的助推剂和原动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