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群众,永远有时间有精力

2004-08-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陈续 我有话说

这是让经历者无法不感到震撼的场面:2004年5月21日,在安徽省和县,数以千计的群众放下抢收抢种乘着70多辆客车赶到县城,在外打工的300名村民包租30多辆汽车回到家乡,为在调解民事纠纷中惨遭歹徒袭击而以身殉职的乌江镇黄坝村党支部书记、村调解委员会主任曹发贵送行。送葬队伍绵延三四里路……

曹发贵,一个普

普通通的基层干部,一个天天直接面对群众的农村基层干部。究竟依靠什么,使他以47年的生命历程赢得父老乡亲的敬重和爱戴呢?

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

1994年,37岁的曹发贵被选举为黄坝村党支部书记。当时,全村负债30多万元,人均收入千把元,是全镇有名的后进村。“要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 ”在农村土生土长的曹发贵对“发展才是硬道理”有着自己的深刻体会。

在他的带领下,黄坝村新的村班子作出了三项决定 通过开发荒滩荒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鼓励村民外出打工,发家致富;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村级“零招待”,用小钱办大事。同时,根据村里地势地形,确定了“高田办窑厂、低田开鱼塘、良田种蔬菜”的农业结构模式。

当年,曹发贵带领全村群众对低洼田和荒滩荒水进行连片开发,改造水面1100多亩,发包给水产养殖大户,当年实现收入12万多元。第二年,引进外地老板办窑厂,每年为村里带来5万元收入。村里有一些山岗地和偏远田,贫瘠薄收,成了撂荒地,曹发贵在征得群众同意后承包给人办苗圃,村里老人妇女到苗圃场除草打工,仅此一项,村民一年就能挣上20多万元。到1999年,村里还清全部债务。200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147元,村集体收入年年盈余1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村里的钱要花在群众身上

“村里有钱了,要花在老百姓身上 ”是曹发贵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乌江镇几乎人人知道,最富裕的黄坝村是最“抠门”的地方 上级来人,曹发贵买菜在家请客,村级招待费始终为零;在村里当干部个个都必须是吃、喝、玩、捞“四不到”,当了十年书记的曹发贵没有用公款住过一次宾馆、进过一次饭店、坐过一次出租车。

但是,黄坝村为群众办的实事却数不胜数 修建“五纵三横”贯通全村的砂石路投资50多万元;整修抗旱排涝水利设施投资近10万元;清理十里长沟投资10多万元;为培训大批缝纫工外出就业建设缝纫厂房投资4万元;在全镇率先完成农电网改造;投入8万元进行堤坝除险加固……这数以百万计的投资,黄坝村没向群众筹集过一分钱,而且从1996年起,每年约4万元的农业特产税全部由村集体经济支付;每年还为特困户、受灾户支付六七万元农业税费。

对待别人比对家人还要好

曹发贵遇难后,黄坝村村民仲高义悲愤欲绝,老人反复念叨着这样一句话 “他对别人比对家人还好,我一生没见过这么好的人。”

曹发贵是个孝子,但繁忙的工作和操劳使他最大的“孝行”就是每天早出晚归时到父母的房间去问候一下。妻子杨宜秀身体不好,曹发贵每年的收入一半都接济了困难村民,她就在种田之余到苗圃打工挣钱养家。在曹发贵遇害的前10多天,杨宜秀旧病复发,晚上对丈夫说 “你再不带我去看看,把病拖成晚期,你后悔都来不及了。”曹发贵的回答是,“等税费任务完成后,我找最好的医生给你看,我一定不会食言的。”但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曹发贵永远“食言”了。小女儿晶晶则是因为他每天在外工作无法照顾而不得不辍学的。

可为了群众的事,曹发贵永远有时间、有精力。村民李大春两口子因闹离婚,妻子韩梅扔下才几个月的女儿跑到北京。是曹发贵带着李大春上北京,苦口婆心地把韩梅劝回家,使夫妻俩重新和好。后来因韩梅患乳腺癌,5万多元的治疗费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小家庭一贫如洗。曹发贵与村两委决定 李大春家税费和各项负担由村集体经济支付,直到他脱贫为止。

像李大春这样得到曹书记关照的,在黄坝村还有很多很多。曹发贵走了 留下的是黄坝村集体经济的雄厚实力,是黄坝村乡亲们的幸福生活,是家人和群众无尽的哀思与遗憾,是排查调解2000多起矛盾纠纷、化解30多起民转刑案件的工作记录……

2004年8月2日,中共安徽省委和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授予曹发贵同志“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和“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曹发贵的可贵精神,为人民群众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