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乡村社会”

2004-08-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孔继萍 我有话说

如果说当前以“国家―乡村社会”历史发展为视角进行梳理和研究的专著尚付阙如的话,那么《解体与重构: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

乡村社会”》一书(以下简称《重构》)旨在尝试对此作一弥补。

《重构》力求从本质上认知现代“国家―乡村社会”的态势与发展,着墨于“国家―乡村社会”的治理理念并力图对困扰中国发展的乡村问题从根源上进行追溯和高屋建瓴的把握。

该书从治理理念上探讨“国家―乡村社会”结构。作者对由宗族制度与乡里制度构成的有形组织和由政治儒学与科举制度构成的无形组织,以及有形与无形交相互济形成的民间守望相助、社会治安与人口管理、国家汲取资源能力,以及思想道德凝聚、功名利益凝聚和民间人才凝聚的传统乡村治理形态及其功能与作用,作了客观的分析和探讨。认为制度网络式的治理形态对绵绵延长的传统社会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从现代化进程审视“国家―乡村社会”关系演变。《重构》认为,自现代化发轫、传统乡村治理形态解构,“国家―乡村社会”进入了重新建构的历程。无论民国时期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还是当代人民公社的超然尝试以及村民自治的创新推进,都从不同的目标追求映证了重构的步履。村民自治并非重构的圆满和终结,而是其全部进程的努力之一,是“国家―乡村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作者对村民自治在“国家―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局限性作了客观分析。通过探究村民自治萌芽与生长的过程和阶段,成文制度和现实状况,政治环境和乡土条件的供给与制约,以及与国外农村自治的比较,作者认为,村民自治有助于村民主张权利,然而难以厘定自身权限;有助于发现制约所在,然而无力加以改变;有助于推进农村政治民主,然而难以超越自身局限;存在着来自政治环境和乡村社会的阻碍和惰性,以及将直接参与“大而全”的背离社会条件的矛盾。

该书对乡村组织化和公共领域的建构给予了积极关注。作者认为,当前国家过于注重自治组织形式而忽视农村组织的广泛建设,造成与农村现代化相悖的自治组织功能萎缩、组织化程度偏低、组织资源贫乏以及政府面对“散沙般”农民和乡村公共领域缺失的问题。对此,《重构》通过与城市组织和国外农村组织等比较,以及组织形态和组织形式的探讨,提出以现代组织形态建构组织化农村,以多数人参与、管理效率和团队精神相统一的现代治理形态,以及国家、乡村、国家与乡村3个层面共同努力,打造富有公共领域的现代“国家―乡村社会”的理论与目标。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作者为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不仅以简洁的前言取代了长篇绪论,而且在正文难点和重点之处添加了有助于解读的图表。因此,阅读《重构》不仅使人明辨问题的来龙去脉,而且使人饶有兴致地与作者一同思考,深味其思想历程。

可以说《重构》是一部探讨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力作。

《解体与重构: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乡村社会”》
刘娅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