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神舟”载入永恒

2004-08-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雷达 我有话说

去年10月16日凌晨,航天勇士杨利伟成功地返回地面,第二天,一本刚出炉的新书《中国航天员飞天纪实》(作者左赛春,人民出版社出版)即与读者见面了。首版一万册不到一周销售一空,很快加印再版。作者与出版者的动作如此迅捷,无疑表达了炽热的爱国激情和高度的敬业精神,但这是否同时意味着它是一部赶任务式的急就

章呢?我在今天想说的是,它的成书并不仓促,它是一本可以进入历史的书。

此书的写作有一个长期累积过程,作者作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新闻官,身处新闻事件策划与实施的前沿,充分利用了任何一个传媒人都不可能据有的第一时间,去努力追踪、记录和讲述她眼中的一群以民族复兴、圆梦九天为己任的航天人,让他们的奋斗与拼搏化作历史长河中的一颗颗闪亮的恒星。作者发现,“她自己的人生轨迹其实早与飞船的研制轨迹重合在一起了”。多年来,作为航天专业出身的人,她潜心研究载人航天方面的有关资料,以其敏锐与执著,勤勉与真诚,进行了大量的深度采访,叩开了一个个航天精英的心扉,于是,这本书作为报告文学具有真实性,全景性,感染力,作为一种纪实文字,一种含有文献性的写作,具有原创性,独家性和权威性。按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先生的话说:“这是一本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报告文学,也将成为几十年后研究‘神舟’飞船飞天历程的必读书之一”。

我认为,此书的核心价值仍在于其真实性和文献性。这种真实性源于作者以其特殊身份不断地深入现场,忠实地记录她所见证的历史性场面。读这本书,我们被带进了10万航天大军情系“视舟”、问鼎长天的峥嵘岁月。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便是作者亲历中国研制神舟飞船的连续性历史瞬间,在发射现场,在试验室里,在戈壁滩上,作者深入采访了50多位重量级的专家、工程师,并用纪实手法全面铺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画卷,细致生动准确地记录了中国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动议、立项到研制、发射、回收的完整过程,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不断突破飞船技术关键的11年艰苦卓绝的征天史,实录了中国第一代航天员选拔、训练、生活的原貌以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英勇飞天的壮举。

注重对航天人物精神世界的揭示,特别是对一些权威性人物个性、心灵和人格境界的描绘,成为此书吸引读者的动情点。整体看来,作品语言朴实无华,主要靠事实本身说话,通过对许多中心事件和大量细节的描摹,使中国航天界一组精英人物的性格,他们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以及强烈的爱国之心跃然纸上。权威人物的依次出场使本书具有了阅读的高光点,这些人物原汁原味的个性化语言与独特的经历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动情区,作者善于沟通权威专家与普通读者之间的距离。应该看到,航天题材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社会题材,而载人航天工程又集中了大量的高精尖核心技术,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保密性。在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之前,许多历史事件和重大技术决策都从来没有对外披露过,许多关键人物和关键节点都蒙着神秘的面纱,于是,如何在兼顾保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掘这座新闻富矿,尽可能地写活人物,便构成了这本书采访和写作的突出难题。比如,在与“神舟”号载人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的多次对话中,作者与这位年近七旬的院士成了忘年交。戚院士悉心指点作者进行重点范围的专家访谈,使作者能从宏观上把握住飞船研制的重要脉络,又能根据不同事件、不同人物的不同历史地位科学合理地分配采访精力与写作笔墨。

写作的难度还在于,仅仅占有权威的采访对象是不够的,还须把他们常用的难懂的技术性话语尽可能转换成普通读者能明白的文字语言。所以,作者在从技术推进的主线披露飞船火箭研制进程的同时,重点反映了隐藏在“神舟”“神箭”背后那些真正决定着载人航天工程精神内涵的东西,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以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副总指挥张庆伟,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总指挥黄春平、发射场司令张建启等10多位领军人物和以40多位工程师为主体的关键人物,聚焦航天英才在登天路中的心路历程、民族气节、信仰追求及其极富个性色彩的情趣爱好,从而揭示中国“神舟”“神箭”腾飞九天、笑傲苍穹的精神动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