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元问题”视野中的文学传统

2004-08-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守森 我有话说

文学传统,是文学艺术研究领域时常为人论及的重要“元问题”之一,但究竟什么是文学传统,如何认识文学传统的作用之类问题,一直鲜有深入系统的探讨。近读姚文放先生的新著《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甚为欣悦,此书正是一部“元问题”视野的“文学传统论”专著。在这部30余万字的论著中,

作者以宏阔的视野,广博的学识,从概念内涵到历史衍变,从内在机制到横向形态,从理论策略到当下意义等多方面进行了卓有见地的分析。其中,最具启示意义的是作者对文学传统的内在特质、构成,以及文学传统与文学创新之间关系的论述。

在作者看来,文学传统应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与文化相通的层面,诸如信仰、民族心理、文化个性、风俗习惯、体制建构等在时间过程中延续的某种思想共同体及其物化形态;二是文学艺术本身的层面,诸如不同于日常说话的语言表现形式,不同于其他文体的文本结构,不同于科学著作的丰富阐释性与审美价值追求,以及荣格、弗莱等人所指出的历代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某些“原始意象”、“原型”等等。作者正是从这样两个层面入手,联系大量的文学现象,清晰而又科学地分析论证了文学传统的内在特质,得出了自己关于文学传统的判断:文学传统“是一个由诸多变体连缀而成的开放式的链式结构”。这就是说,文学传统既有连续性又有开放性,既有稳定性又有变革性。

所谓连续性与稳定性是指,从文化层面上来看,任何一位作家,不论怎样激进地反叛传统,不论怎样的标新立异,都不可能横空出世,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都会埋有传统文化的因子。正如作者所分析的,与这类传统因子的作用有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是五四“文学革命”领袖人物的胡适,后来又回到了重视“国故”的立场;曾经激进地劝告青年人“不读中国书”的鲁迅,在诸如悼念亡友师长之类的作品中,流露出的却是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修养。对西方20世纪以来的现代、后现代文化及文艺思潮,人们每每简单化地以“反传统”视之,而作者则发现,实际上在许多作家、理论家那儿,“与过去、历史、传统的关系仍然是梦萦魂绕、驱拂不去的中心问题”。在文学艺术本身构成的层面上,作者指出,具有独到张力性、隐喻性、自由性的文学语言媒介形式,以及缘此而生成的文学艺术的独特审美价值,则本来就是不可逾越的。因此,当下的文学艺术,虽已呈现出更重娱乐功能、“图像化”之类趋向,但作为独特审美价值的文学传统,“仍将活在人类的生活之中,仍将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依托而与人类同行”。

作者同时强调,正如没有千古不变的文学一样,也没有千古不变的传统。文学传统虽有内在的稳定性,但文学艺术的发展,又需不断突破,不断创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由此切入,特别深入分析了突破与创新的内在规律,这就是,无论就文化层面还是就文学自身层面而言,文学艺术的发展都不可能是断裂式、跳跃式的,而往往是传统中的某些侧面,为不同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予以选择接受、阐释放大与再创造的结果。例如西方的浪漫主义文学,就是对古典主义文学中已经蕴含的原初形式的放大;后现代主义思潮,也是在现代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文学传统,就是这样一种由诸多变异形态首尾相续而成的链条。而又正是因这链条上出现的变异形态,决定了文学传统的开放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