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出计算机书籍翻译的误区

2004-08-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侯捷 我有话说

从1990年至今,笔者从事全职写作与翻译已经14个年头。我认为,海峡两岸目前最大的翻译事业,桂冠应落在“计算机相关书籍”上头。不仅种类繁多,更迭快速,售价高昂,版税或稿费也比一般书籍高上许多。

学生译书给老师看

大家都承认科技翻译的重要和翻译者的贡献。但是无论在

内地或台湾,我对科技翻译者的感觉是“有贡献、没地位”。尤其是计算机书籍的翻译,简直到了地位沦丧的地步。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前人把事情做坏了,做烂了,整个圈子成了酱缸。

现实是,计算机翻译书籍是所有书籍中最有市场、单价最高、却又最轻率推出的一个书种。本来理应由专业翻译执笔的工作,却以一群毛头小子为翻译主力,又缺乏把关的专家学者。还有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太快,令书籍出版者每每在“过时与库存”的压力之间徘徊无奈,不敢给译者充裕的时间完成作品。另一方面,又由于计算机书籍市场需求量大,因此出版者睁一眼闭一眼,把糊里糊涂弄出的蹩脚货出版给读者看。一些在校生、兼差打工者,成了出版者经常找的翻译人才。于是造就了“学生译书给老师看,小孩译书给大人看”的奇怪现象。

从实际翻译出的成品观之,显然有太多译者,对于翻译的技术主题,和其他读者一样陌生,甚至更陌生。此外,经历十数年“科技与人文分离”、“独尊智育尤尚理工”的环境薰陶之后,还有多少人具备堪读的文笔,也可想而知。

幸好近来恶性循环、劣币逐良的情况有所好转。恶劣的出版者倒闭了,恶劣的书籍被大量批评,这得感谢网络论坛。有胆识、有眼光的出版者邀请了一批优秀的专家学者翻译出版了愈来愈多的“道”书和极具深度的“器”书。这对优秀翻译人才,恰恰是绝佳的机会。

读者的宽容鼓励了草率出书

太过相信选题的威力,是出版者的盲点。有的人以为掌握了优质的外文书,就保证了中译本市场,甚至以为取个好书名,就保证了市场。有的业者甚至抱持“好书名不怕读者不买”的心态,图谋耍弄蒙蔽读者。

好的原作固然对读者有绝大吸引力,但如果交给不够格的译者,译作就成了废物,甚至成为毒物。而读者过度的宽容,又鼓励了草率出书的风气。有一封读者来信最令我印象深刻:“总而言之,某某出版社当年的特点是大量翻译,草草出版,让科技人员能够尽快读到优秀作品。这种作风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或者说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草草出版”还能够让人“尽快读到优秀作品”吗?出版社的盲点在于过度高估自己、低估影响。计算机领域里头很多人对翻译感兴趣,尤其听说某某同学、同事翻译了书,更是跃跃欲试。等自己翻译时抱怨者大有人在,认为太辛苦、付出与酬劳不成比例。有责任感的人选择离开,而无责任感的人,会把翻译当生活补贴。最后笔名取个“吴其仁”,即“无其人”了事。

一般技术翻译的盲点

有的译者以为“自己懂”和“让别人懂”是一样的。其实两件事说起来相差十万八千里。“自己懂”是专业技术层次,“让别人懂”则是组织和文字功力,是另一种专业。最近我收到一封读者来函,他说:“学校每年都要搞一个学生论文比赛,我写了一篇介绍STL的文章去参赛。写到Traits技术的时候,突然卡住,写不下去了。原以为已经理解了,一写文章才‘看到自己的盲点’,我这才体会到读者和作者的区别,自己懂和把别人讲懂完全是两个层次。”

还有人以为技术翻译就等同于技术,所以“我的技术比他好,我做技术翻译也一定比他好”,“他能做,我也一定能做”。这个盲点和上一个一样,尚未体会专业技术翻译本身就是另一种专业。

另外一些人对文字表达能力持错误的乐观。他们认为,中国人有不会说中国话的吗?会说中国话有不会写中文字的吗?会写中文字有表达不出意思的吗?若依此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在计算机翻译市场上,有许多由一堆中文字组合起来的“非中文文章”。

也有人对工作时程抱有错误的乐观。不知怎地,1000个人之中有999个轻视翻译的工作量。“一天译10页,300页书籍一个月搞定,哈哈,简单!”数年前我曾经把一本书的一小部分请工程界朋友进行初译,最后评量他的进度,一天不到一页,还只是初译。这种情况并非特例。一旦时间严重不足,进度偏离预期,更往往虎头蛇尾,草草作收,成品的级次也就可以想象。

所有的问题都可归于“短视”与“漠视”。眼光放远,计久长,才能成就事业。

(作者系台湾知名计算机科普作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