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教育的历史使命与“三个面向”的时代意义

2004-08-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季明明 我有话说

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十余年来,“三个面向’引领中国教育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历史进程始终紧紧联系在一起。教育兴,带来了经济兴、国家兴。二十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明显提高。其原因很多,其中包括一条带有

根本意义的原因 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重要思想使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更好地落到了实处。

教育面向现代化,核心问题是必须充分开发我国人力资源,普遍提高我国国民的素质。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虽然取得巨大的成就,但由于历史原因,至今人口总体素质不高。2001年,我国25―64岁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为7.99年,而美国人均13.17年,韩国人均11.5年。2001年,全国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为52.6% 最低的省仅为37.4% ,有近一半初中毕业生不能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未来5年高中阶段适龄人口进入高峰期,将达到7700多万,而目前高中阶段教育容量不足,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影响到教育重心的上移,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劳动力水平、生产率水平提高的基础性原因。200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中有高等教育学历者比例仅为4.5%。1997年,在每10万人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美国为3676人,日本为4909人,韩国为2193人,而我国仅为454人。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79年,初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90.8%。2001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为37.7%,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目前的文化素质将严重影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4年,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1.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比例仅为5.9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79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49.6%,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仅为5.78%,其人员结构远不适应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2001年,全国约有2000万 相当于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10% 下岗和失业人员,受教育平均年限仅为5.6年,其绝大多数又无接受转岗培训的机会。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的积累;其中,人力资本已成为最为宝贵并对经济快速增长起决定性因素的特殊“国民财富”。按照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提升人力资本积累,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是教育系统的神圣使命和所面临的极其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面向世界,教育要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作贡献,要更加开放和积极地把教育的发展融入到国际教育进步的潮流,汲取当代先进教育理念、各国先进科学技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及各种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拉动我国教育总体水平的跨越式发展。由此,努力提升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国际理解能力以及对外部世界的交往与沟通能力,培养一大批具有进行国际谈判与打国际官司,开展国际营销与经贸合作,解决国际争端纠纷,预测国际经济走势,开发与利用国际信息资源,引进与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吸引与对外国际投资,开展国际金融合作和归避国际金融与经济风险,主持国际合作项目与管理国际事务,处理国际危机,以及维护我国主权与安全等等具有国际创新与竞争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同时,要大力输出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积极参与世界教育服务贸易。

邓小平要求教育面向世界,包涵着既要我们把握机遇,又要我们能够应对挑战。中国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越开放,西方社会就越有可能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其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这将对我国的教育主权带来巨大的挑战。民族精神是任何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教育越是面向世界,就越要求我们更加注意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全过程,使广大学生和全体人民始终以爱国主义及昂扬向上的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要求教育具有前瞻性,预测世界与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确定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调整与完善教育的结构,拉动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要高度重视德育,把握素质教育目标,始终把教育的质量摆在第一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人的培养问题上,来不得半点虚夸、浮躁与急功近利。“面向未来”要求我国整个教育系统与广大学校都应把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真正落实到人的培养与教育工作中。这确实影响我国的前途。

此外,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要关注可持续发展。按照温家宝总理2003年8月关于“对广大公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环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很有必要,要把这项工作同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未来公民了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包括我国曾经走过的消耗大量稀缺自然资源与污染环境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教训,在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育及学科教学的同时,融入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知识与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

教育面向世界,当前还要高度重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当初在经济追赶期,首先应运而生一批世界一流大学;这些世界一流大学为增强本国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力争以尽可能短的时间打造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大学,大力开发教育高端人才资源,是在新世纪贯彻落实“三个面向”方针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综上所述,二十年前,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为我国教育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二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个方针所具有的重大战略指导意义。今天,只要我们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以“三个面向”方针为指导,全面推进教育创新,我国教育事业空前繁荣的新局面一定会到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