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懈奋斗

2004-09-0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宇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提供有力的法制保证,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明确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他说:“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

问题在于,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如何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关系。正是邓小平同志率先提出了“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论断。他说:“我们坚持党的领导,问题是党善于不善于领导。党要善于领导,不能干预太多”,“干预太多,搞不好倒会削弱党的领导”。他一向认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也就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决策的领导,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党的十六大提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认为“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这一重大决策正是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适应新世纪新形势的要求而作出的。

党的十五大总结我国和国际的经验,继承并在新形势下发展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明确地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就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而也就准确地确定了党、人民与法的关系,就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又领导人民遵守、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己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我国的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领导是通过它的政党实现的。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因此,讲社会主义法制,党的路线、方针、政治就是法的实质,就是法的灵魂。在立法活动中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作为全社会都必须遵循的活动规范、行为准则,并且最终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它的实施。也就是说,只有法的全部内容特别是有关主要制度的规定全面、准确地体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保证严格依法办事。

继往开来的行动指南

教育部部长周济

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七年了,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实践表明,依据邓小平教育理论制定的政策,完全符合国情实际。邓小平教育理论仍是指引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科学发展观。从科教兴国到人才强国,是我们党治国方略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的重大决策,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突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去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因此,我们把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我们办教育的宗旨。这是教育系统坚定不移地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立足点,得到了教育系统的一致拥护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肯定。

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我国教育工作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教育事业在世纪之交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义务教育方面,2003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92%,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4%左右,在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了不起的历史成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在高等教育方面,2004年高等学校总规模突破2000万人,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开始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也稳步提高。此外,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及其他各个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整个教育事业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同时应该看到,我国现在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对于接受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这个阶段教育的基本矛盾。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继续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实现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是今后教育努力的方向。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这一点要定下来。他们有这个能力,有这方面的人才”。今天,这已经成为现实,我国高等学校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军。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具有相辅相成、互生互长的特点和优势,要加强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与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要遵循邓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要求,产学研结合,变科技成果为现实生产力,努力实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务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新一轮《行动计划》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蓝图,凝聚了我们今后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和行动方向。

永恒的科技情结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

邓小平同志的一生,经历了中国过去百年的兴衰浮沉,经历了中华民族近代最为惊心动魄的跌宕起伏。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毕生关注和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尽快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使我们的人民富裕起来。我们清楚地记得邓小平同志那句感人肺腑的话语:“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民族情怀,使他的思维敏锐而自觉地指向了科技,成为他思考科技问题的一个根本出发点。他从近代世界和中国历史的苍桑巨变中认识到一个朴素的真理:没有科学技术的极大进步,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面对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态势,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谋划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路径,寻觅着有利于我国的发展机会。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他精辟地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二十多年来,在邓小平同志科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推动科技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建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施了面向农村科技需求的“星火计划”,抢占未来国际高技术竞争制高点的“863”计划,支持基础研究发展的“973”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科技攻关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技计划,形成了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产业技术开发相互协调的总体布局,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我们由衷地感到,国家今天的科学昌明,凝结着邓小平同志的无穷智慧和心血,凝结着邓小平同志对祖国和人民的无比热爱。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在今天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也表明我们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了一个重大飞跃,是非常可喜的一件事。但是,历史的每一次进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我们要看到,邓小平同志提出并确立这一命题,经历了多少曲折和艰辛,其中又包含着何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思想解放的巨大方法论意义。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讲话。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技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和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产业发展的事实,重申并进一步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1988年,他在一次谈话中首次提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后他又进一步强调:“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

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虽然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已有的思想,但在中国当时的条件下,重申这一命题依然具有重大的思想解放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是在概括当代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和重大突破,具有更大的解放思想作用。它的重大理论创新意义在于:突破了传统的生产力认识范畴,把本质上作为精神生产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当作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极大地改变了对生产力结构的理解;突破了以往对科学技术作用理解的局限性,强调了科学技术对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它使人们从更高层次上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指明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推动力量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金冲及

“四人帮”的粉碎,使中国从危难中得到拯救。但十年“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后果太严重了,存在的问题堆积如山,人们思想异常混乱。中国该怎么办,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新时期,新的任务,需要有新的领导人物。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呼唤中,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决定,恢复邓小平原来担任的中央领导职务。

邓小平没有辜负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期望。他面对千头万绪的问题,首先抓住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从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下手,支持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旗帜鲜明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篇划时代的讲话,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是政治路线上最根本的拨乱反正。

针对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邓小平重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他斩钉截铁地说:“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问题解决后,邓小平又提出解决组织路线的问题,要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从组织上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发展。

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说:“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全面改革”。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上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拨乱反正,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全面改革必需的前提。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全面拨乱反正的同时,作为新时期主要标志的改革开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也起步了。

改革一开始,邓小平就反复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他说:“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

改革是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没有任何本本可依,也没有现成经验可搬,只能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一步一步地“摸着石头过河”。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取得成功后又推向城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他又将上层建筑改革,特别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提上日程,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要在改革中闯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新路来,它的艰难程度并不亚于革命。邓小平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走上全面改革的道路是义无反顾的,同时,他又极为审慎,把步子走稳。他说:“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改革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我们要走一步看一步,逐步总结经验,否则人民会遭殃的。”

邓小平一生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初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使二十世纪的中国又一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石广生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建设经济特区的思想。创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设计并始终关注和支持的一项崭新事业,是我们党和国家一个重大决策。在建设经济特区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敢闯”与“实干”。他强调:“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邓小平建设经济特区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一位社会主义改革家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探索,并在这种探索中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

二、关于从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对外开放,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从而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思想。我国区域对外开放是从创办四个经济特区开始的。经济特区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试验,大胆探索。实践证明,经济特区在促进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充分肯定经济特区作用的基础上,我国又进一步开放了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海南岛建省并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中央决定开放开发上海浦东。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中央制定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在整个沿海地区加快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邓小平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思想,不仅仅是对经济特区讲的,也是对沿海地区和全国讲的。沿海地区的经济要从内向转到外向,全国各地的经济,有条件的也要由内向转到开放和外向。

三、关于利用外资的思想。邓小平同志认为,“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应利用市场大、劳动力便宜以及资源的比较优势来充分吸引外资;利用外资要大胆试验、大胆探索;必须采取灵活方式充分吸收和利用外资;吸收外资要改善投资环境。四、关于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一是强调扩大引进技术设备,加快现代化建设。二是阐明了对外贸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战略地位与作用。三是提出了发展外贸的一些战略构想。四是改革外贸体制,最大程度上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关于加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学习国外的管理经验,引进国外智力。

五、关于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关系的论述。邓小平同志认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并行不悖的。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有利于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又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进行现代化建设。

培育“四有”新人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国杰

邓小平同志关于“四有”新人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四有”新人思想的提出,体现了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的深思熟虑。理论和现实都已充分说明,能否培育出“四有”新人,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的一个全局性问题。

纵观历史的发展脉络,考察社会的改革进程,古今中外无数次改革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推动社会进步的改革能否获得成功,无不与能否能培养出与改革事业相适应的人才密切相关。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社会改革,均要求有与之相应的人才,得其人,则改革成功,失其人,则改革失败。

社会主义的改革,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的变革,只有培育出与社会主义发展大业相适应的一代新人,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改革的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

邓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理论,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新人学说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对人的素质和培养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认真的思考,使“四有”新人成为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成为对党和国家干部的品德标准,成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是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时刻注意的一个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个根本目的,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更加自觉、更有成效。

邓小平同志强调,建设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包括着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如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文明村镇和文明社区活动等等。什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他又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他明确提出,培育“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要求”。

离开了培育“四有”新人这一主要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就难以落到实处,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检验我们精神文明建设是否取得成效和进展的带根本性的评价标准,就是要看在培育“四有”新人上所取得的成效如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

北京大学教授吴树青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上的伟大创新就在于从总结我国和国外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中,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们从邓小平的诸多论述中可以看到,他的分析中有两个始终不变的命题:一个是把市场经济仅仅作为一种组织经济的方法和手段,他始终把计划、计划经济、计划调节,市场、市场经济、市场调节视为同义语。另一个是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始终是为了探索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主义能够发挥出它固有的优越性。从1979年到1992年,他一直认为,市场经济是方法,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他认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过去我们一直搞计划经济,但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把经济搞得太死,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实践证明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他认为,学习资本主义的某些好东西,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法、管理方法、发展科学的方法,我们应当借鉴。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干落后。

正是因为明确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只是手段,因而从根本上破除了被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当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和市场关系上的认识有了创造性的重大突破,为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根本原因在于他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书本出发进行理论思考的。他紧密结合实际的发展,以实践为基础和动力,而不是拘泥于书本上的说法。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的特征,理论上来自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批判。但马克思主义对市场经济的批判,以及关于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结论,是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没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时代作出的。当股份公司和托拉斯等出现后,恩格斯已经对原有的理论作了一些修正。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国家,过去那种市场经济已经普遍为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所取代。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实行市场经济有利于发挥经济主体的生机和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实践证明过去那种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的认识是不符合实际的。正是在深刻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了推进改革,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快地发展,也为了回答中国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是否意味着要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的问题,邓小平在1992年初发表南方谈话,用在总结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论断回答了长期困扰着我们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推向新的阶段,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伟大事业。马克思主义老祖宗没有讲过,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干过,世界上没有先例,是一个伟大的试验和艰辛的创造,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探索、试验的过程。我们相信,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够胜利实现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世界经济史上没有先例的伟大历史创举,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对世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