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物大国呼唤文物修复人才

2004-09-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昆 通讯员 陈爽 我有话说

大量残损文物亟待妙手回春

在广西博物馆的展厅里,一匹高大俊秀的大铜马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这件出自贵港市罗泊湾二号汉墓的珍贵文物,出土时近百片碎片散落一地,是文物修复人员经过半年时间,才让其恢复了“原貌”。

据介绍,一般文物出土时就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保护处理,避免文

物继续劣化。而每一件文物的修复工作,最快的也得几天,难度大的则需数年。

经过修复的文物得以公开陈列。可是,在广西博物馆的库房里,还有上千件需要修复的珍稀字画、5000多件有缺损的珍贵出土器物,就这么静静地躺着,等着回春妙手,还复它们原有的风彩。

作为文物大国,无论数量和质量,我国的文物都堪称世界一流。目前,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近30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百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00余处,博物馆藏文物1500余万件。这些文物一般都有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保存至今的已属十分珍稀。

然而,如此大量的历史文物遗存留存到今天,保护和修复的工作量之大、任务之艰巨也超出人们的想像。由于不同程度地受到过自然和人为的损害,以及温度变化、空气污染、光线辐射等影响,文物的寿命和价值大打折扣。许多文物出土后,由于环境发生变化,文物迅速发生质变,比如,一些丝织品出土后颜色、质地剧变。一些博物馆的展陈和库存条件较差,其温湿度和防霉等设施达不到技术要求,也会造成文物的损毁。

令人忧虑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损坏将日趋增多,情况也日趋严重。加强文物修复工作势在必行,而文物修复人才的巨大缺口,给文物修复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文物修复人才奇缺是难题

在文物保护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中,目前尤为突出的是专业人才的短缺。

广西博物馆仅有7名专业修复人员,加上全区各地市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总人数也不过10多人。就是他们,也都已接近退休年龄。面对几万件亟待修复的文物,该馆专门从事文物修复工作40多年的专家李举荣说:“我们这些人即使集中所有的精力处理,在有生之年最多也只能还原其中的一部分。”

而在全国,从事文物保护和修复的专业人才也只有近千人,与需要保护和修复的文物数量相比,存在极大差距。文物修复人才奇缺,已经是全国历史界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呢 专家认为,主要是目前文物修复人才培养周期过长所致。由于全国都没有专门培养文物修复行业人才的学校,文物修复者只能靠师傅言传身教,或者参加一些短期培训班,然后在实践中慢慢摸索,逐步掌握到一定技能。

另外,对从业人员要求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也是文物修复专业人才紧缺的原因之一。文物修复的内涵非常丰富,种类繁多,范围广泛,包含有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科学技术工作。

因此,文物修复从业人员既要掌握自然科学和相关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精通文物修复保养、分析检测各类文物的实践技能,还应具备一定的文物、历史、考古和博物馆等社会科学知识及绘画、雕塑等艺术美学修养。

此外,工作枯燥乏味、待遇低等问题,也让许多人在修复工作门槛边止步。像李举荣师傅这样的民间手艺人,社会对他们的认可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偏差,加上自身条件的限制,没有基本文凭,评不上职称。这对从事文物修复数十年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李举荣带的六个徒弟中已经有四个转行。而到博物馆工作的大学生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却普遍缺少文物修复的技术和经验,很多人都看不起、不愿学文物修复这门手艺活。

培养文物修复人才刻不容缓

文物是艺术,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见证,是不可再生、不能替代的历史文化遗产。馆藏文物在科学研究、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多,文物的利用率必然也会增加。如果因为自然的和人为的损坏,或者残缺不全,人们无法见到文物的本来面目,也就失去了它的重要价值,起不到见证作用和教育作用。为尽快改变文物修复专业人才短缺和专业素质偏低的局面,加大文物修复人才培养力度刻不容缓。

专家建议,一是高度重视院校培养文物修复专业人才的工作。近年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一些高校先后开设了文物保护和文博等专业,陆续培养出了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为文物和博物馆事业增添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适应形势需要,这方面人才培养的规模可以扩大些,速度可以加快些。

二是应该注重发挥现有文物修复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在职称、待遇等方面采取一些倾斜措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传统的经验、技术能够更好地得以传承。此外,还可以通过选送上述专业人员进入院校接受正规培训,使其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和现代技术,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