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海需要什么样的居住文化和住宅理念(图)

2004-09-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时龄 我有话说

郑时龄建筑学专家。196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1993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

。现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中法工程与管理学院院长等。

世界著名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每座城市都有属于她的独特的建筑,这是城市创造力和城市精神的表现。如果上海失去了城市赖以自豪的历史建筑,我们对上海城市发展的认识就会缺乏形态的佐证。今天的上海,在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人们应以怎样的住宅理念营造城市的居住文化?

上海:中国城市化的典范

上海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座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城市不但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还汲取了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成为东西方文化以及中国广泛的地域文化交融的场所。上海这座城市所展现的几乎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世界城市建设史:既有老城厢的中国传统团城,又有按照欧洲模式并顺应政治因素而建立的租界,也有中国建筑师按照欧洲古典城市范型并结合中国传统理念而规划的新城;既有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流行的卫星城,也有按照现代信息社会的要求规划与建设的商务区。

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年来,上海的城市建设经历了根本性的变化,正在由规模性的发展转向功能性的开发,城市建筑也正由单纯的求新、求变,转向求品质、求功能和求结构的完善。城市环境和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上海成为21世纪的国际大都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经济、物质和文化基础。

体现上海精神的居住文化和住宅理念

极富生活气息的城市化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最大特点,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地方本土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使城市充满了活力。上海原有的里弄住宅往往有较完整的街坊,房子不高,楼上住人楼下开店。沿街的小商店一家接一家,人们甚至可以从四川路荡到淮海路再到徐家汇,一路有东西看。如今在建设过程中,容积率在提高,建筑的高度、密度也在提高,马路拓宽,高楼一栋接一栋,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社区仿佛随机地分散在城市中,城市空间被小区围墙所肢解,不可能恢复原有的城市生活气氛,上海的城市功能也受到影响。

近年来,市政府对上海的高层建筑发展提出了要严格控制高度和容积率的要求。我以为这很有必要。如果任由超高层建筑发展下去,城市的公共空间和景观资源就会被少数人所享有,这也是一种公共资源的流失。在上海的某些地块,高层建筑不仅以高为荣,还向周围扩张,以庞大为美。这些建筑缺乏精良的工艺和比例关系方面的推敲,置身其中仿佛置身于城市恐龙群之中。上海城市建设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已日益引起重视。

今天我们选择怎样的住宅

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曾有过一场关于“‘高层低密度’还是‘低层高密度’”的讨论,当时是前一种论点占上风。然而经过20年的建设,上海不少地区出现了“高层高密度”的状况。作为百姓居家生活的最佳住宅形式,我以为还是以小一点、亲切一点为好。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是“多层高密度”住宅形式较适合百姓居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层、小高层都可以有电梯,既不拥挤,又方便舒适;而且随着住宅条件的提高,空调、采暖等问题解决后,住房不一定全部都要朝南,这样房子在建造时就可以做围合空间,以恢复城市化的人性空间,避免现在一栋一栋高楼中间是空的,沿马路走过去时感到街道缺乏连续感。

在房屋装修方面,现在有种过分现代化的倾向,比如在家里搞个酒吧,或者卫生间安装纯金龙头,我以为这都没有必要。家庭装潢应以实用、舒适为主。所谓舒适,不是一种奢侈,而应该是恰到好处,适合自己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