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围绕“三农”办专业面向农业育人才

2004-10-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编者按

在一些院校改“土”为“洋”,纷纷将“食品学”改为“生物工程”、把“兽医学”改为“动物科学”等的时候,南京农业大学却不改“农”字情结,始终围绕“三农”办专业,面向农业育人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看来农业院校要想摆脱招生的困境和世俗的偏见

,进而跻身名校,培养出一批批高精尖人才才是正途。

眼下,一些农业院校面临招生难、毕业生就业更难的问题。然而,南京农业大学却闯出了一条新路。其秘诀何在 南农大校长郑小波一语道破天机 “培养一批批高精尖人才是我们成为名校的根本所在。”

在实践中培育高精尖人才

“我很感谢这个计划,它让我真正尝到了科学研究的酸甜苦辣”,独立主持完成《禽类嵌合体的制作及其行为学研究》的动科院学生高源回忆起那紧张的日子感慨万千,“作为一个主持人,做科研计划,协调小组成员的关系,筹划经费的使用,这一切都是在课本上永远学不到的。”

“尖端人才是在实践中磨练出来的”,抱着这个信念,学校于2003年开展了面向本科生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让本科生提前进入科学研究的状态。由学校提供经费,本科生可以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或参加由教师主持的各类研究课题的子项目。仅2003年SRT计划就确立了80个校级资助项目,500多名同学获得了直接参加或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机会。

让研究生走出校园亲自参与国际学术前沿的研究,是南农大的又一重要举措。博士生郑天清利用学校的国际合作项目参与国外科研院所的研究,他的研究论文被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T.A.G》上。博士生杨亦桦、王备新和孙长海分别被派遣到英国洛桑实验站、日本千叶大学和奥地利国家科学院完成1年的论文研究工作。另外,他们以学校现有的8个国家重点学科和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大豆改良中心为依托,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实践培养体系。

用高精尖人才支撑名校

1994年,曹卫星教授举家从美国回到了南农大并担任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点点长,在他的带领下,学科于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蔬菜学博士点曾陷入发展困境,但随着5位归国博士的加盟,迅速扭转了学术队伍青黄不接的局面,并于2001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作为一个农业院校,惟有不断培养和引进高精尖的人才,才能保证学校的名气不会过时,他们才是南农大成名的根本所在。”教务处长胡锋这样评价人才在学校建设中的地位,“在教学上,我们设立了教育与教学研究基金;在科研上,我们设立了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为那些优秀的青年科研人员提供5万元到150万元的资金,同时实行‘科技后补助’办法,根据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得的研究成果级别进行奖励。仅2003年补助就达220万元,其中个人一次性最高补助达7.7万元。”

在实施这一系列奖励措施的同时,学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利用出国访问和学术交流的机会,积极为学校寻找高素质的人才。4年中,学校共接受留学归国人员72人,其中54人具有博士学位。他们中间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现在大多数人已经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这些高精尖人才融入了南农大,也撑起了名校这块牌子。他们还聘请吴敬琏、袁隆平这些知名专家学者为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学术眼界。

为人才成长创造广阔空间

当陈希拿着他的《盗版软件的实证分析》作为本科生毕业论文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的老师认为论文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有的老师却赞赏他在论文中所展示的翔实的调查材料。最终,他的论文不仅获得通过,还被推荐评选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不是溺爱,而是给他们充分的学术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展示个性,这样才能够成就一个真正的人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徐翔理性地分析了人性化教学,“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他对这门学科感兴趣,在学习中才会有动力,在工作中才会有激情。”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从1999年开始,学校就在第一学年结束后,给学生提供一次转专业的机会。“没想到那些平时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人在换了一个环境后如鱼得水,领悟力如此之高。”教授们亲眼目睹了学生的转变,2003年起,学校将转专业进一步扩大到第二学年结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同时,学校在2003年又进一步取消了补考制度,实行不限次数的重修,取消了对大学生因学业成绩问题而采取的退学或试读等规定,让学生们在大学中能最大限度地发现自己的优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