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生生不息的汉文化研究

2004-10-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卜宪群 我有话说

南阳有着丰富的汉代文化研究资源。东汉时期,南阳是光武帝刘秀的故乡,号称“南都”,皇亲国戚不可胜数,王侯将相帝宅相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汉文化的遗迹、遗物丰厚。南阳师范学院设有汉代文化研究所,汉代文化是重点学科。该院汉文化研究学者陈江风、刘太祥、黄宛峰、郑先兴等学术成果丰硕,出版有《汉画与民

俗》、《汉唐行政管理》、《河南汉代文化研究》、《南阳汉文化》等学术著作。该院学刊《南都学坛》利用南阳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本院学科学术优势,弘扬汉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开辟了“汉代文化研究”专栏。这个栏目的前身是开办于1986年的“汉代画像石研究”,后于1989年改为“东汉文史研究”,1994年正式更名为“汉代文化研究”。至今已出版90期,发表汉代文化研究论文将近250篇。该栏目荟萃了汉代文化研究的优秀成果,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已成为全国汉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阵地。著名的秦汉史专家高敏、朱绍侯、袁祖亮、王子今、黄留珠、王云度、丁毅华、孙家洲、刘晓路等,都曾为该栏目撰稿。该刊还刊发了曹旅宁、吕志峰、王玉金、王永平、向晋卫、郭炳洁、蒋文燕等一批后起之秀的创新之作。该栏目刊发的文章涉及到汉代思想、政治、民俗、艺术、文学等诸多领域,这些文章大多重视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经学与文学、史学交叉研究,综合运用考据与理论阐释的方法,特别重视汉文化学术研究新领域的开拓,引领汉文化研究的潮流。

关于汉画帛书和简牍学的研究,于振波《近20年大陆及港台简帛发现与整理》、沈颂金《王国维与汉晋木简研究》、曹旅宁《张家山汉简盗律考》、孙家洲《再论矫制――读张家山汉墓竹简》、刘晓路《焱焱炎炎扬光飞文――秦汉绘画概论》、王玉金《南阳汉画与汉史研究》、王清建《汉画所反映的民俗》等文章,都能利用汉代出土文物资料对汉代的政治、法律、艺术、民俗、历史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填补了文献的不足。

关于汉代政治和政治制度的研究,卜宪群《周代职官制度与秦汉官僚制度的形成》、高敏《度田斗争与光武中兴》、朱绍侯《略论秦汉三级保卫制》、王云度《东汉史分期刍议》、东晋次(日本)《东汉乡里社会与政治变迁》、刘太祥《汉代行政监督制度探讨》等文章,都材料翔实,论证有力,不仅提出了创新性的学术观点,而且也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

关于汉代思想的研究,向晋卫《东汉末年的求真思潮》、郑先兴《荀悦的史学理论贡献》、郭炳洁《秦皇汉武文化政策比较研究》、刘太祥《试析河南汉代学术文化繁荣的原因》、王云林《试论曹操的儒家思想》等文章,不仅深入探讨了汉代思想文化的先进性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精辟论断,而且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这些在学术上有创建的研究成果,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汉代文化的风采,极大地拓展了汉文化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将汉文化研究推向了纵深处。

一个栏目能够站在学术前沿,不断刊发创新性研究成果,就一定能够青春永驻。我相信《南都学坛》的“汉代文化研究”栏目一定会越办越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