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再造延安的秀美山川

2004-10-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玉滑 我有话说

革命圣地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多年来,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是制约延安发展的重要因素。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延安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把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作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一次大好机遇,并且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产业开发、扶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收到了良好

的成效。

确立生态建设新思路

要取得生态建设的长足发展,首先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实际出发,冲破过去指导思想上的旧框框、旧观念,为此,延安出台了《延安市山川秀美工程规划纲要》,确立了生态建设的新思路 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来抓,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面,放在突出位置,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坚持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管护措施并重,实行梁峁沟坡洼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狠抓退耕还林,重视自然恢复,努力提高综合治理程度。坚持生态目标优先,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努力实现生态和群众生活同步改善,农村经济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有了清晰的思路,延安不仅高度重视恢复生态环境,而且同样重视资源开发和各项建设中的环保工作,防止走上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

坚定有序实施退耕还林

延安市委、市政府把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延安市农村经济发展最大、最现实的历史机遇,发扬延安精神,依靠自身力量努力实施。从1999年开始,为了彻底扭转过去“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局面,延安坚持政策引导和行政推动相结合,争取国家计划和创造性开展工作相结合,依靠国家以粮代赈政策,调动群众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加快了退耕还林步伐,使坡耕地大面积退了下来,为生态环境的根本治理创造条件。

1999年秋冬,在国家补助政策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延安就在全国率先作出了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的决定,当年秋季立即掀起了退耕还林热潮。2004年,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了结构性、适应性调整,年度计划大幅度调减,下达延安市120万亩退耕计划,延安市委、市政府于年初及时召开延安市退耕还林工作会议,统一思想,坚定完成退耕1000万亩的奋斗目标不动摇。并且对以前的退耕还林地块进行全面补植,严格政策兑现,加强档案管理,完善相关措施,确保退耕还林规范有序进行。始终重视巩固和提高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耕还林政策的连续性和保护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追求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要确保生态建设的稳步发展,就必须解决好“国家要被子”和“农民要票子”的矛盾,就要在实现生态建设的同时促进农民实现脱贫增收,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退耕还林的同时,延安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三大产业,确保退耕不反弹。一是着力壮大林果业。采取扩大优生区规模,限制适生区发展,提升果品质量,推进产业化经营等措施。二是大力发展草畜业。坚持以草兴牧、以畜促草,引进新品种,采取新技术,大规模种植优质牧草,加快草产业开发和利用,大力推行舍饲养畜,初步建成了一批养殖专业村、专业户。三是加快开发棚栽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大力推广棚栽技术,增加棚栽品种。棚栽业已成长为带动延安经济发展的一项新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据统计,三大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57%,农民来自特色产业的收入占到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由于全面实行退耕还林,延安土地利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难得的机遇,农民群众保护生态的意识在不断增强,生产方式也由开荒种地、广种薄收变为多种经营、少种高产、精耕细作。随着农民群众致富步伐的加快,也为生态建设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条件。

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如今的延安生态迅速恢复,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的趋势得到根本扭转,山变青了,水变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显示了经济与生态同步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