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企业“三变”:越变越发展

2004-10-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子德 我有话说

青岛双星是中国最早的制鞋企业之一,至今已走过83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历史久远,但双星真正的发展就是1984年至今这20年。20年来,双星的带头人汪海带领企业,走过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长路,使双星从单一制鞋的微利企业发展成为目前拥有鞋业、轮胎、服装、机械、热电五大支柱产业和包括印刷、绣品及三产配套

在内的八大行业的综合性特大型企业集团,创出了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名牌。回顾以往的道路,汪海说,是三星主动适应市场,实现了“三变”,才使三星由一个“四老”(老产品、老设备、老工艺、老厂房)的橡胶厂,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巨大转变,打出了一面鲜亮的民族工业旗帜!

从计划经济体制变为市场化体制

汪海从1983年就任当时的青岛橡胶九厂的党委书记起,直到今天,一直领导着这个企业,多少改革开放之初曾风云一时的企业家早已声消云散了,只有他还站在企业第一线,并且带领企业不断地向前发展。汪海这个人思维活跃,善于把握国情,把握市场,把握自己,他不断地总结市场与企业运营的规律,带领企业主动地进行改革,使企业不断地变,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内部机制调整方面,双星推出了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奖励机制。早在1986年,双星就打破了计划经济的用工制度,开始招用农民合同工;他们打破了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树立了能上能下的新风气;实施了“民管官”的换位交叉管理,让职工代表常年轮流脱产参与企业管理;进行了“并庙搬神减和尚”的机构改革,围绕市场需求重组管理机构,直至今天出现了4万人的大集团只有不足50人在吃“皇粮”的新局面。

同时,他们还大胆进行分配制度改革,使员工收入与劳动成果紧密挂钩,真正做到按劳分配、按劳取酬,并天天公布大家的工资收入,使每个员工当天就都能知道自己当天的劳动所得,鼓励员工“靠拼搏、靠智慧、靠勤劳先富起来”。对于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双星每年都给予重奖,从1987年奖彩电一直到现在奖汽车、奖住房,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在市场机制改革方面,双星先后进行了公司承包、地区卖断和产权民营三个阶段的实践。上世纪90年代初,双星对下属的经营公司实行承包制,90年代末,又本着“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双星名牌的发展壮大,有利于骨干员工发财致富”的原则,以卖掉连锁店为突破口,转换经营机制,理顺产权关系,完成了职工从“给国家卖鞋”到“给自己卖鞋”的转变。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卖掉双星成都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实现了产权的民营化,被业界认为是盘活国有资产、融资保值增值的又一力作。可以这样讲,把企业内部的附属关系、上下级关系,变成一种以资产为根本连接纽带的经济关系,是双星对国有企业如何保值增值的一个创造性的贡献。

从计划经济管理变为市场化管理

“人是兴厂之本,管理以人为主”、“只有没管好的企业,没有管不好的企业”,这是汪海的“语录”,也是至理名言。

在基础管理上,双星提出了“管理的对象首先应该是人”。尽管当时员工对严格管理认识不足,社会对严格管理不理解,对严格管理的争论和争议也很大,但汪海坚持认为:要改变企业的落后面貌,就要彻底地破旧立新。这期间,由于触及到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所以一些人骂街、一些人干预的事情经常发生,但双星仍然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20年来,他们创造了“有岗就有责,有责就有法”的管理新模式,进行了几十次厂规厂法、国家“大法”的法制教育,并针对发展中暴露的问题不断地修改完善制度法规,建立了几十万字的制度条例。正因为有“严、高、细”的治企方针,才有了今天的双星企业集团;才在国有制鞋企业纷纷关门倒闭的情况下,站稳了脚跟,并不断发展;才使企业在近两年原材料成倍涨价、鞋又不断降价的情况下,得到了生存,并取得了发展。

在质量管理上,双星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宗旨,提出了“企业什么都可以改革,唯有质量第一不能改革”的质量管理口号,使大家认识到“价格的竞争是暂时的,质量的竞争是永恒的”真理,并建立了质量出现问题后的“个人买单制”。为维护名牌企业形象,双星在质量出现问题时,敢于自我揭丑亮短,打出广告为用户换鞋退货,宁愿损失利润也不损害形象。正因为有了这样严格的管理,双星成为全国制鞋业中唯一获得出口免检资格的企业,并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

在资金管理上,双星在成本革命的基础上进行了资金切块的深层次管理革命,达到了资金管理的深化、细化、量化,开始用资金强化管理,这是管理上的二次革命。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创造了独有的“一单一算,一段一算,一胎一算,当天出成本”的管理新模式,再次将成本革命推向了新水平。

就是这样,双星从抓基础管理开始,逐步转到定置定位的现场管理,再转到以资金为中心的深层次管理,再转到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市场化的合同管理,最终转到文化理念这个最高层的管理上来,形成了独具双星特色的管理模式。

从计划经济的守旧变为市场化的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双星2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创新的历程。双星在发展初期,在当时青岛市的国有老企业中,是一个技术落后、管理落后、产品落后、观念落后的“四落后”企业,汪海走上企业的领导岗位后,坚持“以市场为主线,以名牌为核心、以创新为主题”的原则,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创新的主体,让员工中所蕴藏的力量爆发出来,为企业决胜市场增添了动力。许多过去根本不敢想、认为不可能办到的事,不仅敢想了,而且办到了,并且创造了无数个“第一”:第一个实施横向经济联合;第一个推行“东部发展、西部开发”战略;第一个带领企业主动由二产转三产;第一个撇开官办的流通渠道,自己进市场卖鞋;第一个砸烂“旧三铁”和“新三铁”,创立了文化理念管理的高层管理模式;第一个以企业的名义召开产品订货会,缩短企业同商家的情感距离,向商家展示企业的实力;第一个打破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推行招标竞争上岗的用人制度;第一个成为全国同行业中获准发行股票的企业,探索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第一个创造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文化,实践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第一个以企业名义在国外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世界展示中国企业家的风采;第一个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形成“一企多制”的发展格局,为竞争性领域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探索出了一条新路;第一个完成了由产品微利的制鞋企业向科技含量高的轮胎、机械制造企业的成功转型,实现了从给人做鞋到给车做“鞋”的成功跨越……这一切成果的取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创新。正因为创新,才使双星的企业管理跃上了新台阶,产品质量实现了新提高,技术进步拓宽了新领域,政治工作找到了新方法,才使双星充满生机和活力,企业常青。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