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座现代职教城正在崛起

2004-10-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代永强 我有话说
永川有高职学校5所,中职学校21所,职业培训机构12个。中高职在校学生达5.6万人,80%以上来自市外的20多个省市,与全国200多家企业签订了人才供需合同,连续5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职业院校共开设专业91个,涵盖了劳动技能鉴定部门所能鉴定的70多个工程。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中国西部地区职业教

育滞后的大背景下,重庆永川市瞄准“科教兴永、人才强市”的战略目标,致力于职业教育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西部的一个亮点。

创新职教城发展模式

永川市教委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说,发展职业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不断创新发展模式的同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据2002年的统计,中职学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中的比例,全国是31.05%,而重庆是22.59%,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有关专家预测,重庆市的职业教育大致还有11―15年规模发展期。为抓住这一战略发展空间和发挥永川在职业教育方面的现有优势,永川市提出了建设“重庆职教城”的构想。

永川市“重庆职教城”的发展模式为“政府统筹,市场导向,校企结合,办学自主”,明确了走标准化学校为骨干、以示范专业为支撑、以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的职教城发展之路。在此基础上,永川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职教城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在有关土地供给、城建配套、经费提取、领导联系和教师流动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职教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校区建设和城市发展融为一体

“建设重庆职教城是永川建设现代城市的客观要求,也是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永川市政府领导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重庆职教城”的特色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校在城中,城市以职业学校为特色。这个城,不仅仅是幢幢学校大楼拔地而起,而是通过内外开放,使校区建设和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这是永川建设“重庆职教城”的创新之举。

一方面,让职业学校合理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在新城区内建成职教城的核心区。按照永川市发展总体规划,到2010年永川要建成城区人口50万,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的城市,届时职业院校学生人数将达到10万人,占城区人口的五分之一。职教城建设带动大量固定资产投资和商贸、交通、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可有效地刺激消费,增加大量就业岗位,全面提升永川城市档次和对外形象。

另一方面,按照资源共享原则,到2010年,将依托在永川和国内的知名企业,以企业投入为主,采取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方式,建立机械加工、数控技术、电子电器、国际护士、服装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运用及软件开发等10个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建立基础设施、行政服务、政策信息、师资建设、教学指导、招生工作、学生就业等10个公共服务平台。各院校的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实验中心学校与社区共享,体育设施、文化设施、商业设施、交流中心等,既面对学校,也面向社会,实现职教发展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通过职业学校内部改革,实现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协调,联动发展。职教城内,实行多所学校培养一名学生的模式。各学校课程设置最大范围地突出重点并相互兼容,互补长短,互认学分,学生可以跨校就读,可以参加不同院校的学习和考核,逐步建立起一所学校“进门”,多所学校“出门”的灵活机制。

学技能在永川招员工到永川

在采访中,永川市各级领导和职业院校负责人充满自信地回答:要形成“学技能在永川,招员工到永川”的品牌。

永川市出了三招。一是苦练“内功”。建成一批示范性、带动性强的特色学校。高职学校将发展到10所,校均规模达到5000人以上,其中信息工程学院将建成2万人规模的职业技术学院;省(部)级重点中职校发展到10所,校均规模3000人以上。同时加强示范专业建设。按照市场需求,每校将重点培育1―2个示范专业,在职教城内打造出10个重庆市和全国的特色示范专业。学生毕业时,都拥有毕业文凭、职业资格证书和外语、计算机、汽车驾驶等5种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确保向社会输送优秀的实用型人才。二是开拓招生市场。由市政府出面,以重庆职教城名义,每年组织职业院校走出去招生,吸引全国各地学生来永川就读。三是广辟就业渠道。充分发挥在全国各地、各企业实训基地的带动作用,不断拓展就业空间,确保学生充分就业。

目前重庆职教城发展势头良好,正为全国20多个省市区培养大量高级职业实用型人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