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广西人才建设频出“大手笔”

2004-10-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昆 本报通讯员 李静 我有话说
日前,广西人才市场正式升格为国家级人才市场,以该市场为依托的自治区人事厅一站式公共服务中心、世界银行项目“全球发展学习网络广西中心”也已启动,与此同时,作为人才汇集“特区”的人才小高地建设进入实质阶段。

一连串关于人才工作的“大手笔”,之所以在广西这样一个人才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频频出现,是因

为广西人深深认识到,在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建立,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首府南宁等巨大的历史机遇面前,广西迫切需要冲破人才不足这一“瓶颈”,走出一条人才工作新路子。

大力培养外向型人才为走向世界提供有力支撑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早在200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站在即将入世的高度,就做出了一个加快广西人才培养步伐的重要决策 决定连续五年选派中青年干部赴国外攻读硕士学位。现已派出100名干部,分别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管理学硕士学位、公共行政管理学位并已学成归来,成为一批具备专业知识、熟悉国际法规、懂得现代管理的决策层后备干部。

2003年10月8日,一个巨大的机遇降临广西: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性会址落户首府南宁!

事需人为。然而,广西在盘点自身人才资源时却发现,无论是熟悉会展策划、组织和管理的专业人才,还是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深谙市场开发和品牌推广的人才,都奇缺;更令人吃惊的是,广西目前还没有一个合格的同声传译人员!

时不我待,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迫在眉睫。着眼于广西当前经济建设的需要,紧跟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广西都必须在探索外向型人才的培养上有新思路!

5月30日,广西“高级专业翻译培训班”开课,29名外语人才分赴北京外国语大学等接受为期60天的封闭式强化训练,然后遴选出会展翻译人员15―20人,到比利时MONS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务训练。9名会展小语种翻译人员,也分别到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务训练。而以选拔会展联络官为主要目标的“政务/商务公关代表培训班”也于5月31日开课。

随着“走出去”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一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大军正在悄然形成,为广西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建设“人才小高地”推动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

广西作为后发展的西部省区,如何大面积、全方位地建设人才高地?2002年,自治区党委领导正式提出建设“人才小高地”的构想。经过不断探索和筹划,今年初,自治区下发了《建设“人才小高地”的意见》和《广西“人才小高地”建设实施办法》。一项将对广西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工程由此开始启动。

人才小高地是广西集中各方力量,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依托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优势企事业单位,聚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并有效发挥人才作用的人才“特区”。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刘奇葆认为,这种“重点突破、带动全面”的方式,有利于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突破,并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推动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从而实现广西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目标。

自治区确定的13个“人才小高地”,分布在工程机械、生物工程、糖业、生态工程、现代农业等领域,其中产业类10个,学术类3个。在层次上,13个载体绝大多数是国家级研究中心、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园区、博士后流动站,如广西医科大学就是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载体,成为广西重点建设的临床医学人才小高地。在专业化上,载体所聚集的高层次人才和所做的项目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相一致,还有不少项目立足广西资源,突出广西特色,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在发展环境上,载体所在地的党委、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都高度重视,亲自组织,努力营造人才创业的好环境。在类型和体制上,载体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既有像柳工、玉柴、广西大学等以单独的优势企事业为载体的人才小高地,也有以企业的联合体为载体的,如广西医药产业人才小高地;既有公有制,也有非公有制;既有工业,也有农业。

广西中药材良种繁育人才小高地带头人缪剑华博士告诉记者,围绕重点项目,他们将用3―5年时间形成一支有10名以上学术带头人、30名以上高级研究人员的人才队伍;建立由10多名专家组成的智囊团;培育30―40名本地硕士研究生,以促进广西中药材的快速发展。

人才小高地成为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向往之地,成为各类人才成长创业的理想舞台。人才小高地至今已吸引了1000多名高层次的专家、企业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到广西创业和服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