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展示千年学府的精神魅力

2004-10-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龙协涛 我有话说

大学学报面临着办刊理念和办刊机制的全面创新,有的学报以整体的实力全面提升学术质量和办刊水平,进入名刊行列;有的学报依托某一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以点带面引起学术界关注,进入学报名栏行列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依托被人誉为“千年学府”的岳麓书院,创办的重点特色栏目“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研究”展示了千年学府的精神魅力,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

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的前身,创办于公元976年,在宋代即居全国四大书院之首,历宋、元、明、清,一直是中国著名的学术中心、教育中心及中华文化创新与传播基地,引领着宋代以来中国的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文化思潮、理学思潮、心学思潮、实学思潮、汉学思潮、新学思潮等。宋代的朱熹、张木式、陈傅良,明代的王守仁、张元忭、邹元标,清代的王文清、罗典、王先谦等,都曾来此讲学或主持书院工作。岳麓书院的著名学子有王夫之、陶澍、魏源、左宗棠、曾国藩、胡林翼、郭嵩焘、杨昌济等人,毛泽东也曾寓居“半学斋”学习。自1987年《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创刊,创刊号即刊登了“岳麓书院国际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28篇,当时国际学术会议共收到中、美、日等国学者讨论书院文化史的论文达139篇之多,选登的优秀论文中有美国著名学者陈荣捷的《朱子与南轩》、李绍昆的《屈赋新探与屈原精神》等力作。此后,《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便设有“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研究”栏目。17年来,该刊共刊登了书院文化与宋明理学等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240余篇,出版了两期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

研究我国古代书院的教育制度、学术制度、学术思想,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在历史上的影响,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推动我国的民族文化建设,是“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研究”栏目的宗旨所在。

围绕这一宗旨,《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相继刊发了系列专题论文,其中既有校内教师的研究成果,包括诸如朱汉民的《湖南的书院学研究》(1999.3期)、邓洪波的《元代书院藏书研究》(1999.3期)、陈谷嘉的《论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2003.2期)、朱汉民的《理学之术的实学精神》(2000.2期)、陈戍国的《大清律与清朝礼制》(2001.4期)、许康的《书院自然科学教育初探》(1987.1期)、章启辉的《王夫之经学的基本特征》(2001.3期)、肖永明的《朱熹〈四书〉学的治学特点》(2004.1期),又包括校外或国外知名学者的研究新成果,包括美国著名学者狄百瑞的《真德秀及其经世思想》(1987.4期)、美国著名学者艾琳・布洛姆的《〈困学记〉与明代的学术论战》(1991.6期)、国内著名学者束景南的《唐宋道教太极图的两大系统》 1993.2期 、台湾著名学者沈清松的《伦理学理论及专业伦理教育》(1996.4期),并组织了“湘学研究专辑”(2004.4期)、“宋明理学研究专辑”(2004.5期)等栏目专辑,这些专辑在本研究领域具有前沿性,其中一些还是他们正在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岳麓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朱汉民教授为栏目主持人,为该栏目的组织策划倾注了大量心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