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怀念杨静仁同志

2004-10-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江平 我有话说
杨静仁(1918-2001)回族,甘肃兰州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后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自治区政协主席,国家民委主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
职。中共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杨静仁同志逝世转眼间已经三周年了。这位长期在一起工作的老领导、同事和朋友的音容笑貌、言行功绩像过电影一样,在我的头脑中翻腾。

1937年静仁同志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了。1941年初,静仁同志从甘肃地下党的工作岗位上到达延安,他在延安精神的熏陶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民族观,树立了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为各族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他同乌兰夫、韦国清等老同志一样,把为本民族人民服务和为各族人民服务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他以终生的历史证明,他是回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诚代表者,同时,又是中华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诚代表者。在他身上没有半点有关民族的狭隘观点,他对各兄弟民族的同志都是真诚的平等的。我从切身经验中认识到:静仁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出来的、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的杰出代表。这也是我所接触的同志(包括负责同志)的共同认识。

延安经常演苏联电影“夏伯阳”。说的是苏联内战时期,有一支农民队伍,其领导者夏伯阳性格暴躁、桀骜不驯。后来苏共派了个政委叫罗曼诺夫,经过艰苦的工作,把这支队伍改造成为英勇善战的革命队伍。杨静仁到回民起义军中工作的事,和上述电影故事很相似。

1941年6月,甘肃省海源、固原的回民为反抗国民党的残暴统治,举行了“海固农民暴动”,遭到国民党的镇压而失败。起义军的所剩部分在团长马思义的带领下,投奔陕甘宁边区。党中央十分重视这支回民队伍,决定派杨静仁去做政治工作,改造这支农民起义军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队伍。

我在陇东青救会工作的时候,曾作为群众组织的代表,参加过欢迎和慰问杨静仁和马思义带领的这支队伍。当时我们青年同志对杨静仁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担负这项光荣任务深为敬佩,赞誉他为夏伯阳的政委。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评论员文章,掀起了一场持续很久的大辩论。邓小平知道后,立刻表示支持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使这场大辩论成为一次势如破竹的思想解放运动。静仁同志率先认识到这场大辩论的重要性和解放思想的必要性。在他的领导下,我们起草组逐步解放了思想,端正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写出了静仁同志认可的边防会议文件的初稿。经过1978年末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会前的工作会议,学习了邓小平的讲话和三中全会精神,在静仁同志的直接指导下,比较完满地完成了起草边防会议的主题报告的任务。

1979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边防工作会议(同时也是一次重要的民族工作会议)。在乌兰夫所作的主题报告中,按照三中全会制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当时叫做总路线),总结了党在民族工作上的历史经验,全面重申了党的各项民族政策,确定了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方针任务。这是党在民族工作方面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拨乱反正、继往开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一次重要的会议。杨静仁同志在领导国家民委的工作中,以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贯彻执行三中全会的决定和边防会议的精神,使国家民委的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静仁同志以毕生的精力,努力奋斗,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所作的贡献,是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的。

作者为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顾问

杨静仁和孩子们在一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