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于MBA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2004-11-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俞安平 我有话说

从1991年开始,中国的MBA教育已经走过了从试点到普及的过程。经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后,2003年全国MBA联考的报考人数首次出现下降现象,降幅达到10%,2004年降幅更是高达20%。报考人数的下降和培养院校的增加,预示着中国MBA教育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就我国的MBA教育发展而言,可能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一是

品牌化。MBA品牌化源于两个方面的推动 一是用人单位从过去的“英雄不问出处”到现在的“看出身再讲能力”。毕业于名牌院校的MBA,无论在就业机会,还是在职位与薪资待遇上,均比一般院校的MBA毕业生拥有比较大的优势。二是考生方面,由于就业前景的诱惑,考生报考学校集中化的趋势日趋明显,2004年MBA联考报名人数中,报考前八所院校的人数占到总报考人数的35%,其中北京和上海两地的报考人数超过总报考人数的40%。

二是差异化。在市场经济中,品牌化与差异化是一对孪生兄弟,品牌化必然引发差异化,这是市场后来者的机会所在,是市场竞争与发展的动力之源。差异化的经营又不断地推动着品牌化时代走向成熟。面对不断成熟起来的MBA需求市场,各MBA培养院校更多地走上了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培养模式,并以此建立特色化的品牌形象。如南京理工大学,即是以“立足理工大学学科背景,坚持与企业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培养务实型、操作型、创新型的经营管理人才”为MBA培养目标的。

三是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法上的变化。去年以来的报考人数的回落,部分原因来自于就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并非源于市场MBA需求的不足,而是因为我国MBA教育在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法上尚有缺陷,我们的MBA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与市场的期望水平存在着差距。这使MBA培养单位面临以改革求生存求发展的压力。

企业发展与经济振兴使得我国MBA的市场需求将会有一个持续发展的未来。目前我国MBA教育的关键问题是要在培养模式与方法上进行改革。

首先要改革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来培养MBA。作为我国最早推行的专业学位教育,从试点阶段就开始引进了国外的培养模式与方法,准备走出一条特色化的职业学位教育之路。但实践过程中并没有摆脱学术型学位培养的框架。从招生指标的确定到学位论文的答辩无不遵循学术型学位培养模式这一范本。这是一个理念与思路层次上问题,必须首先解决。

其次是师资队伍。几乎所有的MBA培养院校的MBA师资队伍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师资队伍都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绝大部分的任课教师也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学术型人才。为了弥补师资队伍中实践经验上的不足,各院校都不断地从社会上邀请各类精英举办各种讲座。当然,从长远来看,专职的MBA师资必须是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与企业保持持续不断的紧密联系,具有扎实理论修养的教师。

第三是教材与教学内容建设。试点阶段我们主要是使用引进的教材与教学模式。引进国外的模式与方法是起步阶段所必须的,但MBA主要是一门软学科,软学科的特色是与人的关系构成投入产出函数的关键变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员与不同背景下的工作环境,要求我们的MBA教育必须拥有一定的中国特色,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中国特色问题。这种中国特色并不只是中国的本土案例,还包括核心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表述的形式等等。

四是学员的进出管理。过去我们主要关注“宽进、严出”还是“严进、宽出”。其实,站在市场的角度是没有必要去关注这一问题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学员的进出都只是学校自己的事情,因为市场的规则最终决定了你还能否再从事这一行业。因此,MBA的进出管理主要应该依赖于各培养单位,其基本标准应是是否具有MBA培养的前景或潜质和是否具备了从事工商管理的能力与素质要求。当然各培养单位在标准的把握上肯定存在不小的偏差,而这正是其对市场需求的不同判断所造成的。

作者为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