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球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2004-11-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刘军 我有话说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紧急救援协调员扬・埃格兰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十月,中国成功主办了为期2周的联合国灾害评估和协调培训班,来自17个国家和7个国际组织的40人参加了培训班。中国还选派3名专家学习联合国紧急情况管理系统。这再次表明,中国愿意共享应对灾害的经验,以便对人道主

义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对世界受灾害影响的人民来说,中国的人才和经验十分宝贵。

埃格兰说,近年来,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遭受了一系列自然灾害,南亚遭史无前例的大洪水蹂躏,加勒比地区经历了多年来为害最甚的飓风,厄尔尼诺可能会再次肆虐,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受灾人口的80%在亚洲。他说,上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6年前,在全球造成2万人死亡和350亿美元物质损失。它在中国、东非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引发洪水,在秘鲁引发山崩,在太平洋诸岛造成干旱,给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带来森林火灾,造成农业歉收、粮食短缺、交通线路受损、缺水、畜疫、生态系统遭破坏、经济混乱。

贫穷国家遭受的打击尤为沉重,多年经济发展往往在短短几天的灾害天气中化为乌有。1998年“米奇”飓风袭击洪都拉斯就是一个例子。在海地,山坡上的森林和植被完全遭破坏,这个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越来越难以承受大规模暴风雨的冲击。在孟加拉,由于贫穷,人们不得不把房屋盖在洪泛区,水灾使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是冲突中死亡人数的7倍。

埃格兰指出,准确、及时、有效地预报恶劣天气显得越来越至关重要。如果人们从过去的自然灾害中吸取经验教训,无论厄尔尼诺还是其他自然灾害,都未必会造成如此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肆虐孟加拉国、中国、古巴、日本、海地和美国的强暴风雨和洪水表明,人类的行为可以影响受灾程度。他高度赞扬中国在预防自然灾害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说,在中国,发达的早期预警和疏散计划实施到位,大面积洪水泛滥并没有造成大规模损失或人员死亡。现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已经为自然灾害作好准备的国家要把自己的经验教训拿出来与还未作好准备的国家分享,中国在这方面作出了良好样板。

埃格兰强调,联合国一直通过国际减灾战略帮助各国落实减灾措施,如设立早期预警平台,以查明并发布自然灾害早期预警报告。联合国大会还决定明年1月在日本神户召开世界减灾大会,为各国决策者提供过去10年来应对灾害的经验教训,并为贯彻和落实这些经验提出指导方针。各国政府、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技术专家将拟订未来10年行动计划,增强各国和地区的抗灾能力。 本报日内瓦11月3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