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四足动物起源研究取得新进展

2004-11-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王光荣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11月3日电从鱼类进化到四足动物,这已是进化论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鱼类是如何一步一步地登上陆地,如何获得适应陆地生活的身体构造却是科学家们长年探索的课题。内鼻孔的起源就是其中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在11月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

敏博士和瑞典科学家阿尔伯格博士通过合作研究给出了一个解答。他们通过对在我国云南曲靖发现的一种名为“肯氏鱼”化石的研究,证实了内鼻孔从外鼻孔“漂移”而来,并确立了内鼻孔和后外鼻孔之间的同源关系。同期配发的评述文章称,“这是一个已争论了上百年的问题,新的资料实际上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朱敏介绍说,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四足动物都用肺进行呼吸。因此,他们必须要有与外鼻孔相通的内鼻孔,这样才能使外面的空气顺利地进入到肺,保证动物对氧气的需要。内鼻孔形成鼻腔和口腔之间的通道,当口闭合时或动物取食时就成为四足动物呼吸的唯一通道。

上世纪90年代,张弥曼院士和朱敏博士发现的“肯氏鱼”化石,生活在距今已有三亿九千万年的年代中。其后的研究表明,肯氏鱼是四足形动物最原始的种类。四足形动物包括四足动物和它们仍在水中生活的祖先骨鳞鱼类等,具有一对内鼻孔和一对外鼻孔。而其他的鱼类有两对外鼻孔,没有内鼻孔。对于内鼻孔的起源问题,肯氏鱼一下子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然而,由于化石材料的限制,肯氏鱼的初步研究对于其鼻孔特征并没有给出答案。

2000年以来,朱敏博士领导的课题组在肯氏鱼的原产地连续组织了几次野外发掘,发现了一大批新的化石材料。通过细致的标本修理和室内研究,他们在对肯氏鱼的研究上获得了重要进展,为探讨内鼻孔起源问题提供了一个关键证据。

新成果表明,肯氏鱼正处于从外鼻孔向内鼻孔过渡的阶段。对于外鼻孔从头的外侧“漂移”到内侧形成内鼻孔这一假说,过去一直很难解释它们如何跨越由鱼类的上颌骨和前上颌骨所构成的颌弓。有意思的是,肯氏鱼的颌弓虽然仍由上颌骨和前上颌骨组成,但前后并不相接,中间有一个间隙,这就是肯氏鱼后外鼻孔的位置。该研究意味着,在肉鳍鱼类进化中,存在一个上颌骨和前上颌骨裂开然后又重新相接的过程,这就为鼻孔的“漂移”提供了通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