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研究拒绝平庸

2004-11-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曹建文 我有话说
有媒体报道,山东某经济学院一位副院长一年申报的科研成果竟达“1300万字”,令人惊诧。近日,笔者在参加首都中青年学者学术规范论坛时,听到与会的部分学者对当前学术平庸化现象表示忧虑。有学者认为:“有的中青年人动不动就号称出了三四十种书、发了二三百篇甚至三四百篇学术论文,这是违背学术规律的行为,生产的大
多是学术泡沫。”有的学者则呼吁:“那些通过东拼西凑,胡编乱造,改头换面,瞒天过海方式进行学术生产的‘写手’和‘编书匠’,已经对学术的发展造成危害。必须严格规范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急功近利导致的平庸化现象,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担忧。

学术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更多的真谛,获得更多的真知,最终增加知识积累。因此学术成果的产生有其基本的规律,必须遵循学术规范,必然要求具备长期的学术积淀。那种短时期内文章、专著满天飞,学术成果“琳琅满目”的现象,是部分学者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功利至上、大肆炒作的结果,其实质是一种学术平庸行为。这种现象如果任其泛滥,必将败坏学风,影响学术生态,不利于学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对此,学界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拒绝学术平庸。

拒绝学术平庸,作为学术研究主体的学界人士首先要加强自律,做反对学术平庸的自觉实践者。保护正常的学术生态与繁荣发展学术事业是学者不可推卸的使命,各个学科的学术研究者要自觉抵制社会上的各种诱惑,抵制不良学风的侵蚀;要在学术实践中真心向学,注重修养,增强免疫力;要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维护学术研究的纯洁性,自觉拒绝平庸作品的产生。

拒绝学术平庸,必须在学术界建立和完善能够体现学术内在发展规律的科研机制,促进学术研究健康发展。今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规定:“应注重学术质量,反对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避免片面追求数量的倾向。”现在的关键是各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学术评价体制、学术管理制度及实施办法,并对侵犯知识产权或违反学术规律的行为加以监督和惩处。

拒绝学术平庸,必须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学术氛围,促使有学术才华的人脱颖而出。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学术平庸之作就会大行其道,学术研究就会丧失生命力。社会各界应该坚决抵制学术研究中的不良风气,弘扬科学研究中的正气,营造一种崇尚创新的良好学术氛围,使得那些在本学科取得奠定性、开创性和前沿性成就的创新人才得到应有的学术荣誉和价值肯定。

学人应该尽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重视学术研究创新,深入调查研究,组织协同攻关,认真钻研探索,努力拿出无愧于时代的学术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