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几点思考

2004-11-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志军 我有话说

在当前林林总总的电视综艺节目中,中央电视台的“激情广场”栏目以其明确的节目原则、独特的节目形式、真实的现场气氛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热情参与和好评。观察“激情广场”栏目,对如何办好综艺节目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一、电视综艺节目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

创新是

当今电视节目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但是,如果创新失去了正确的方向,而只是片面追求标新立异,那么,这种“创新”是不会受到观众欢迎的。对于电视节目采编人员来说,一切节目创新活动,都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反映群众中生动的新人新事以及生活中的新风尚、新风貌。只有这样,节目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才能真正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激情广场”正是本着这样的“三贴近”原则创办的,它打破了有形的限制,让台上、台下真正互动起来,融为一体,这里不再有舞台与观众席的区分,表现形式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演员表演,观众被动接受,而是极大调动现场群众的参与性――大家一起唱,让每一位普通观众都能用歌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传达自己的美好情谊。所选的曲目也大多是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在反复的老歌传唱中普及了优秀的音乐。“激情广场”栏目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走出演播室,走向广场。

二、电视综艺栏目要适应大众文化时代特征,寓教于乐、寓美于乐

电视综艺节目从总体上说属于大众文化范畴。在大众文化时代,人们从娱乐休闲需求的目的出发收看综艺节目是理所当然的。而激情广场栏目正是有效利用了电视具有的声画结合、视听兼备的立体性、丰富而亲切的形象性、即时传播的现场性、覆盖深广的大众文化性,用朴素简约的舞台,送上普通文艺爱好者和艺术家的联袂表演,传达出彼此心底真实的声音,简单的灯光,淡淡的妆容,但却充满最热烈的深情,即使从荧屏上看起来,艺术家们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现场的气氛更是水乳交融。

同时,“激情广场”栏目还具有大众传播文化的纪实性特点。如不久前录制的《永恒的彩霞》大型歌会以“颂扬长霞精神,追忆长霞事迹”为主题,通过歌会的形式热情歌颂了任长霞同志的光辉事迹,表达了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对任长霞同志的无限敬仰和追思。现场激情迸发、气氛热烈,台上台下互动,掌声经久不息,场面真挚感人,而这一切都源于对任长霞同志事迹的真实记录和深切怀念的感情。在这样的场合,没有这种发自心底的怀念和追思,一切的演唱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只可能是空洞浅薄的呻吟。节目播出后,荧屏前的观众也深受感染,在动人的歌声中,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文艺节目的效用真正体现了出来。

三、电视综艺节目要树立精品意识,提高栏目的文化品位,做到通俗而不流俗

目前,电视屏幕已基本形成频道专业化和节目栏目化的新格局,频道的专业化与节目的栏目化意味着节目从制作到播出,对象性越来越强,随之观众也会分流成日渐固定的群体。电视综艺节目的优劣,取决于它的构思是否新颖独到。要想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大胆尝试,使自己创办的电视栏目从形式到内容都透露出新意,显露出较高的文化品位。

要想把综艺节目办的有品位,有特色,不仅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要新颖独特,而且节目的各项硬件指标也要过硬。如节目主持人应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功力,业务水平过硬,编导、制作人员应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不媚俗。随着卫星频道的增加与节目对象性栏目分工的日渐明细,观众将告别被动式的“大一统”的收视方式,而日趋呈现为个性化的、主动选择的收视行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创作必须从构思上全面创新,必须使节目的创作充分体现电视特色,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唯此,电视综艺节目才可能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