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现代与传奇的有效结合

2004-11-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唐韵 我有话说

近年来的军事文学中,描写当下现代化建设中的军队院校生活的长篇小说并不多见。解放军艺术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郭继卫的《赌下一颗子弹》,可以说是这一题材领域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首先成为这部作品的意义。《赌下一颗子弹》以某军医大学里一批有着庄严使命感和现实危机感的科技人员,与国外同行竞赛研究具有难以估

量的军事控制能力的“基因之剑”课题为故事内核,第一次真正站在国际高科技制高点上,对未来战争形态和国家安全问题进行了合理而有效的文学性思考。

之前,也有过以军医大学为背景的《红十字方队》(电视剧改编版)和以军队艺术学院为背景的《红舞鞋》等长篇小说。有趣的是,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在校女学生,即穿着军装的妙龄女郎。我们不想仅仅据此就把它们解释为受传统性别观念潜在影响和受现行消费主义裹挟,而将女军人也轻而易举地放置到“被看”和“被消费”的地位;但实际的情况是:我们没有看到与之相对应的其他作品。

两年前,另有一名男军校学员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太阳部落》。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男生,但它的叙述层面也只是十几年来我们已经烂熟的部队生活的“地标性”场景,诸如起床、跑操、队列训练、班务会,以至抗洪抢险。这些是事实、是生活,是我们感到亲切的细枝末节。但问题是,它们是不是当下军队院校里最强韧的脉动,是不是军队院校中人们最焦灼的思考,是不是读者对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最迫切的关注和最理应的期待?我想说不是。因为,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这个样子了。

在21世纪的今天,无论战争理念和战争形态都较以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热兵器时代”的种种战争方式和制胜法宝诸如阵地战、人海战、巷战、地道战等等,已经被以数字化为基本特征的电子战和信息战所取代。现代战争已不再是兵戎相见、短兵相接,而只消在一间干净整洁的控制室里按一个电钮,就可以让远在另一个半球上的一座城市甚或一个国家顷刻间灰飞烟灭。而未来,战争的武器也许更加简化和优雅,只是一支小小试管,它里面装的东西却是比精确制导系统更为准确和有杀伤力的、只针对某一族群某一民族或某一个国家民众的基因组的特效制剂。这不是《天方夜谭》,是《赌下一颗子弹》告诉我们的。这也不是危言耸听,它们是明日之后就会发生的事。

关注当下、关注未来、关注现代战争的每一个环节和终极意义,应该成为军旅作家创作的焦点。这同时也是军事文学在现时代的一个生长点。因为日益发达的资讯媒介让我们越来越与世界同步,与“第一时间”同步,人们在经历了商品大潮的波澜动荡、在享受了消费主义的自由丰富与浮华奢靡后,会突然停下来关心地问,这一切“美好生活”是否安全可靠、是否天长地久?当我们在电视机前充满现场感地看着伊拉克南联盟阿富汗人身体被导弹击中血肉横飞、家园被毁,我们其实都不能肯定,这导弹会不会有一天呼啸着落到我们头上?当代军事文学在经历了波峰浪谷的跌宕起伏之后,现在又迎来了它的新繁荣。这是与当下中国社会的一次最恰如其分和适逢其时的结合。

“传奇”,是《赌下一颗子弹》的另一个突出特点。这部小说里,作者集中了时下流行阅读中最吸引眼球的诸多元素:紧张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紧凑而戏剧性的人物关系,极具画面感和冲突效果的叙述节奏;神秘的高科技、国际高端竞争、英雄、美人、多重情感关系、流利的英语、古诗文、拳击、电脑、枭鹰、茶道、只身跨国营救、冲天大火……等等等等。这些元素加起来,让这部小说十分“好看”,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赌下一颗子弹》可以作为一个个案,供我们研究军事文学在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和阅读习惯中,谋求发展的有效途径。

其实传奇对军事文学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它曾经有过十分成功的“战绩”。“前十七年”里,军事文学作品中大量运用了传奇手法,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形象,极大地吸引和鼓舞了当时的读者与民众。“文革”后,传奇手法依然行之有效,例如莫言的《红高粱》、尤凤伟的《五月乡战》等。只是,大多数军旅作家没能适时地把握时代对传奇的理解和需求的变化,仍然习惯性和惰性地沿袭旧有的写作模式。在当下,任何一个务实和负责任的写作者都必须重视读者的趣味(当然指主流的和积极的)。只有先让作品“好看”,才能实现其后的精神追求。风行世界的美国大片也是通过兰博、终结者、大兵瑞恩这些个传奇,把打着鲜明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的理念推向全球的。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传奇看上去更像是真的,也即更有文学的逻辑。这是一个技术问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