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南京中医药大学在传承中创新

2004-11-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乔汝旺 我有话说

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应该怎样培养学生,这个问题困扰中医教育家们半个多世纪。而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创办的全国第一家大学生创业公司―――南京“博德佳”,从一个侧面给了破题的良方―――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

中医发展要跟上社会的拍子

“当初很多的大

学生公司现在都关门了,可我们的公司现在运转得很好,而且规模在不断扩大。我们之所以能撑到现在,关键是我们有扎实的中医知识基础以及适应社会的创新意识。”南京中医药大学校友、当年大学生公司的老总吴骏在一次报告会上谈道。

教务处陈处长说:“学校通过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设立创新成果奖励学分等制度鼓励学生创新。”2002年学校举办的“科创杯”首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暨创业计划大赛中,涌现出许多像可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的“血脂宁”胶囊等既与专业结合又富于现实性的发明,从而达到让学生跳出医书,走出课堂在创造中学中医的效果。

早早就被用人单位预定的国际医药贸易专业的小李跟记者谈话时显得格外轻松:“我之所以这么快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得益于我们学校设的新专业就是社会上目前奇缺的,社会需要我,怎么可能没工作!”

学校2004年本科生的就业率是96.7%,研究生的就业率达到100%,中医这个传统的冷门怎么会这么火?该校的项平校长告诉记者,“中医要发展就要跟得上社会的拍子,学校近年来瞄准社会需要,优化学校的专业结构。”

教材、师资两个轮子一起转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医药高等教育急需教材,于是我们学校出头,编写了一套十几本的教材,再配上十几种参考资料,成为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第一套教材。”校党委书记左言富回忆起这段历史时不由得流露出自豪。

学校近年来着力优化课程体系建设,2003年5月,学校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医儿科”学等六门课程被定为“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课程,其中“温病学”已被确定为国家精品课程。学校近年来还加快了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步伐,开展了教学课件评比竞赛。中医儿科的汪教授拿着一盘儿科独立制作的VCD教材告诉记者:“有了它,以后上课就方便多了,学生上课也有积极性了。”

高水平的教材背后必定有高水平的教师。上世纪50年代从这里走出了中国中医药教育的第一批师资、中科院第一批中医药学部委员。经过几年的建设,学校教师队伍总数从2001年的360名增加到580名,教师中研究生学历人员占总数的50%左右,其中不乏像杨进这样的“全国教学名师”。学校现拥有600多名高级职称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68人。

“汪教授快60岁的人了,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我们这些年轻人怎么忍心偷懒。”在采访汪教授时,他带的博士生小李插了这样一句话。“我也没想别的,做工作就是要有一颗事业心,有一股拼劲,这样才能有所突破。看我们小李,刚三十几岁就带项目,放手让他去做、去拼,在实践中提高。”汪教授告诉记者。这样一批敬业的专家再带学生,怎么会不出好学生。

天天练兵,不怕你不会

76岁高龄的周仲瑛教授告诉记者,中医理论来源于临床,又与多学科交叉,它是否科学,有没有价值,要从临床效果上看。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一直坚持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方针。学校在中医临床专业课程中独创“床边教学法”,让学生白天跟老师诊病,晚上学习理论知识,通过手把手的教,来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

“都大四了,我很多以前的同学都在为实习单位发愁,可我从来没有为这个问题担心过。”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理专业的王同学得意地告诉记者。南京中医药大学近年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学校现有教学医院二十余所,教学及毕业生实习基地近百个,为学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实习条件。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学校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去锻炼学习。“我们定期组织学生搞义诊进社区的活动,我们的‘医桥’活动已经坚持了好多年,感谢信就收到了一万多封。”校团委李书记告诉记者。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近病人,走进社区为老百姓服务,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品质。经过这样长时间的全方位的培养,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合格的现代中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