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注高血压低龄化(图)

2004-11-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专栏记者:范又 本期策划:王保纯 陆彩荣 我有话说
缘起日前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近1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与此相伴的是,一些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也在迅速上升,高血压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8.8%,患病人数约为1.6亿,比1991年增加
了7000多万。从辽宁省传来更令人吃惊与不安的消息 该省6至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患病率竟高达9.36%。这意味着在我国成人高血压发病上升之时,高血压低龄化又接踵而至。应当如何认识和面对高血压低龄化 几位预防医学领域的专家应邀在此与我们共同探讨。

特邀嘉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首都儿科研究所流行
中心教授陈春明中心副教授王文绢病学研究室主任米杰

病因:更多与生活方式有关

记者:以前,患高血压的主要是中老年人,现在却有这么多孩子为高血压困扰。是什么原因导致高血压的低龄化?

陈春明:高血压与肥胖密切相关。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医学家就儿童肥胖对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儿童时期的社会心理功能,肥胖儿童的心血管功能损害症状也逐渐趋向低龄化,估计有50%的少年高血压归因于肥胖。

王文绢:2000年我们做《北京地区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与血压关系的研究》时,按照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对北京地区5000多名6-15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证实超重和肥胖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其中超重儿童高血压患病率达到19.7%,肥胖儿童达到32.23%,相当惊人。来自美国、突尼斯、牙买加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也都显示,超重、肥胖儿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显著高于体重正常儿童。

王文绢:高血压与遗传有关,但更多的是与生活方式有关,如体力活动少,膳食不平衡,尤其是能量摄入超标,还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不合适,蔬菜水果吃得比较少。现在很多孩子静态生活方式时间比较长,能量过度蓄积。

米杰:高血压与食盐量高度相关,钠摄入过高对肾脏、对血压都不好。现在国际上公认的食盐量是每人每天6克左右。据我们调查,北京居民食盐量远远超过公认标准,平均每天12克。北京一些郊区盐摄入量更高。有的人说菜淡了孩子不爱吃,实际上孩子吃得咸是大人培养出来的。

家庭环境也是一个因素,有的孩子父母都是高血压,孩子也高血压,往往认为是遗传,其实并不一定是遗传因素,而是一个家庭共享的环境因素造成的。比如同样的饮食结构、同样的生活方式。如果家庭整体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全家人的情况都会改善。

高血压与紧张也很有关。现在实行应试教育,造成孩子们特别紧张。人本身有一个血压调节机制,当人的情绪激动时血压就会升高,如果反复受到刺激,久而久之,本来不是高血压的可能就会变成高血压。经常有孩子说,一到考试就特别紧张,头晕,可能就是血压高。

危害:导致心血管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记者:儿童、青少年发生高血压会对健康造成哪些直接或是潜在的危害?

王文绢:血压有一个现象叫轨迹现象,就是儿童时期血压偏高的孩子,成年后血压也会偏高。高血压的危害不仅仅在于它本身,而且在于对靶器官的损害,比如造成心血管疾病,脑缺血,脑卒中,对肾脏的损害,还有糖尿病,甚至导致失明。

米杰 儿童高血压肯定会对健康构成威胁,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与血脂异常、冠心病、糖尿病等都是相互关联的。

记者:对儿童、青少年肥胖、高血压的危害,家长们是否已经意识到?

米杰:这方面的认识远远不够。如果一个孩子已经明确是高血压,家长会很着急。但是如果是单纯肥胖,绝大多数家长意识不到其危害。

干预:多层面健康促进提高防治意识提供防治技能

记者:在前不久举行的2004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上,有专家报告,自1958年以来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3倍,由此导致的心脑血管病的死亡增加了4倍。可见高血压低龄化不仅影响到部分孩子个体的健康,而且将严重威胁未来国民整体健康素质。怎样才能有效阻止和扭转这种高血压低龄化的趋势?

米杰: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儿童肥胖。在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阶段都需要预防肥胖。因为肥胖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病,肥胖造成耗氧升高,心脏负担很重,中重度肥胖的孩子50%伴有脂肪肝,15%左右伴有血脂异常。这些表明,控制儿童肥胖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儿童高血压、肥胖的防治必须有家长配合,家长掌握健康知识非常有用,家长应当认识到,知识储备与健康储备同样重要。如果孩子肥胖,且家庭成员中有高血压患者,家长应主动定期带孩子到医疗机构体检,进行动态监测。提高家长的健康知识水平要双管齐下,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公共卫生宣传,加强健康促进。现在一些媒体介入,宣传健康科普知识,非常必要,而且应当长期不断。另一方面学校卫生工作内容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宏观营养水平的变化更新,不能仍然只围绕传统的六病 蛔虫、龋齿、视力低下、贫血、营养不良、沙眼 防治。推行健康促进,我国的教育体制也要改革。现在还是应试教育,家庭、学校,家长、老师都更多关注升学,学生的健康很难保障。

陈春明:防治儿童肥胖、高血压,美国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借鉴。

一是把学校作为主战场之一。学校是许多儿童就餐和活动的场所,教师掌握对儿童进行饮食和运动教育的最有利条件。美国以学校为基础的肥胖干预计划是成功的。老师通过参加并组织有关肥胖流行、原因、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的培训班后,相关知识明显增加,随着老师知识的增加,学生对于肥胖的知识也增加,并乐于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将日常运动计划纳入学校课程增加体力活动,被证明是一种改善儿童体重和健康状况的有效手段。

二是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加入战斗。有效的营养和体力活动的改变依赖于家庭成员的整体参与。家庭环境是一种对儿童肥胖危险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让家长认识到儿童肥胖的严重后果 健康后果和治疗的经济负担 ,对家长提出警告,是儿童肥胖预防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一系列以家庭为基础的儿童肥胖干预试验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家庭支持在儿童肥胖预防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低年龄组儿童肥胖的防治,家庭参与更为重要。

三是卫生部门和学校、家庭、社区合力。控制儿童肥胖是强调个人改变行为的自觉性,还是强调以学校为中心的家庭、社区合力引导、启发个人的自觉性,是成败的关键。美国在学校、家庭、社区基础上的一系列干预试验证实了这一点,并总结出一套联合学校、家庭、社区和临床的综合防治方案。

在儿童肥胖防治方面美国也有教训。美国在一段时间内投入巨资却未能成功遏制儿童肥胖率的增加及其对健康的危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参与比较晚。由于未能警觉到肥胖问题的严重性和造成经济损失的巨大,美国政府对肥胖问题的行动较晚,预防儿童肥胖的全国性策略没有在肥胖流行前及时出台,而肥胖形成后的治疗耗费了美国大量的经济和卫生资源。

王文绢:以前总认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是富贵病,有钱的人才容易得。实际上,当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获取食物已经不存在经济困难的时候,没有防治意识的人群,得这类慢性病的就会很多,有防治意识的就会下降。西方国家现在的情况是,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超重,这组疾病,在高经济收入、高社会地位的人中发病是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由于缺乏防治意识,仍然在无节制地吃,发病率也高。为什么高知识层次的人发病率会降下来,主要是他们得到正确引导的机会比较多,意识到了。在我国还没有达到这一步。据我们对11个省市4.2万人肥胖调查情况的分析,知识层次高的男性中,还是经济收入越高越胖。但是女性比较在意自己的健康,所以女性中知识层次高的肥胖有一个下降趋势。由此可以看出,有没有防治意识非常重要。

扭转高血压低龄化,第一是膳食的平衡,第二是体力活动的增加,这是两个最基本的手段。有许多综合行为干预治疗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肥胖程度下降,血压、血脂水平均明显降低,从而减少了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健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知识教育上,还要教给相关技能。比如说防治高血压需要限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盐的摄入量是每人每天6克以下,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去掉里面的胶垫,装平平一盖盐。有的国家和地区为帮助人们限盐,给居民发盐勺,一小勺是两克,一个人一天的食盐不超过三勺。这样就让人有一个概念,有一个参考量,这就是一种技能。又比如食用油,一小汤匙只装七成满,它含的热量就相当于一个苹果或一棵大白菜,但做菜时多放几勺根本就看不出来,不经意间就吃多了。这方面技能的欠缺是制约人们采取良好生活方式的一个障碍。所以需要有一个让人获得这方面知识的渠道,要赋予健康促进对象可操作的技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