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要让孩子“经点磨难”

2004-11-2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光明日报编辑部:

我看到贵报开辟了“学生、家长与专家通信”后,也想诉说一下当父母的困惑。在我们没要孩子前,看到别的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失败,我常说:等我有了孩子,绝不能溺爱。等真的有了孩子,也不知不觉出现了“小皇帝”现象。看来家庭教育可不像我想得那么

简单、容易。就此问题,我想通过贵报,让专家给“会会诊”,家庭对孩子教育到底应该如何做?

一位孩子的父亲

读了光明日报转来的这位“父亲”来信,这使我想起了英国哲学家赫胥黎的话:“欲造伟大之国民,必自家庭教育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斯特娜夫人说过:“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如上所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自私自利,子女就会养成爱占便宜的不良习惯;父母骄傲自大,子女就会目中无人;父母整天脏话连篇,子女就很难学会礼貌待人;父母对老人不关心、不尊重,用不了多久,子女就会对老人使性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的行为要自慎,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孩子行为的好坏,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实践表明:父母的身教比言教更有效。家长若只知道让孩子吃好、学好,放松心理疏导,无形中也就忽视了健全人格的培养。父母作为孩子德育的启蒙者,只有事事为子女做榜样,才有利于他们道德人格的成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做合格的父母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更难。

现在未成年人的父母,大多是一个家庭一个子女,为优生优育创造了条件,但又给“溺爱”开了绿灯。一些未成年人的理想淡化、不守纪律、只有自我、害怕艰苦、缺乏爱心、奢侈浪费、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歧途。面对这些现实,不少父母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感叹:今天的孩子真是不好带!许多父母在社会上和生活上是强者,而在教育子女方面则是个失败者。作为家长,没有真正了解孩子,没有掌握教育、管理、监护孩子的科学观念和方法,不能适应未成年人成长进步的需要。

做父母的要懂得爱子之道。对子女最有害的是溺爱。溺与爱连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词,是很深刻的。过分爱自己的子女等于淹没了他们。有的从小就让子女分享特权,小汽车接送,“后门”出入,让子女成为高人一等的“特殊学生”。更有甚者,当子女出了问题时,不是严加批评教育,而是竭力护短。被溺爱的子女是不能成大器的。唐太宗说过:“古来弟子生于深官,得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撞,少能自济”。父母对子女一定要严格要求、管理、教育,千万不能迁就。要教会他们怎样与人相处,遵守社会生活规范,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

高尔基说过:“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它需要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现在的子女成长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时代,做父母的要有丰富的知识面。孩子提出好奇的问题,父母应能科学、准确地回答,给予积极引导。做父母的不学习就会落后,更难教育好子女。事实证明,不当学习型父母,将是不合格的父母。

做父母虽然难,但只要我们知难而进,不断进取,就能克服困难,变难为易。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都学会做合格的父母,为祖国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研究员闻学良
(本栏编辑任生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