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认清国际环境 抓住战略机遇

2004-12-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潘光 我有话说

“9・11”事件以后,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样的国际环境对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有什么影响?中国该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徐坚主编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的战略机遇期》一书,即对此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该书中提到了当前国际关系研究领

域出现的许多新问题:国际关系法理基础面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严重冲击,国际军控和不扩散机制等传统安全保障体系面临严峻挑战,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对国际关系的冲击,如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等。对其中一些敏感的或尚有争议的问题,作者敢于明确地提出看法并加以有力论证。例如在国际安全合作的理念方面,作者从各种具体利益的矛盾纠缠中超脱出来,站在维护整个人类社会利益的高度,系统阐述了“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中国主张推动建立的多极世界是存在于国际法理基础上的多极而不是简单力量结构论之上的多极。这样的分析具有独到之处,又有说服力,体现了作者的前瞻性思维意识。

该书主编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对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并不陌生,但在书中的分析研究又不受西方理论的限制,而是提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看法。作者明确指出:“我国的战略机遇期研究应该超越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传统的历史哲学理论。”如对当前国际格局的认识,作者在经过深入研究后提出,当前世界格局正处在单极多与多极相互较量的过渡时期,“世界格局的根本问题不是国际力量结构,而是国际关系的运行方式。当前世界格局之争的实质在于国际秩序之争”。

与其他研究战略机遇期的著述不一样的是,该书作者能从哲学角度对战略机遇期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作者明确提出,战略机遇期具有如下几层含义:时间的长期性、空间的世界性、主体的集团性、内容的综合性、影响的全局性;还指出,战略机遇期是国内国际各种因素共同形成的历史合力促成的结果。显然,这些观点具有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底蕴,是很有学术价值的。

密切联系现实,为中国的外交战略出谋献策,也是该书的一个亮点。作者详细比较了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各大国的国际战略姿态,对中国在战略机遇期面临的主要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如台湾问题,朝核问题,能源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且联系当前国际实际,就中国的外并战略提出了许多构想,思路和建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将能源安全提高到中国在战略机遇期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来进行分析。作者建议,应尽快建立包括国内油供应体系、国外能源供应体系和石油战略储备在内的“三位一体”的全球石油供应体系,以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解决石油安全问题。这样的对策建议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国际环境与中国的战略机遇期》徐坚主编人民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