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SARS疫苗诞生记

2004-12-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金振蓉 我有话说

12月5日,当SARS灭活疫苗研制项目负责人尹卫东向全世界宣布,我国接种SARS灭活疫苗的24位受试者,全部产生了抗体,中国科学家率先获得SARS灭活疫苗时,他的双眼饱含着泪水。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这一成果让全世界的人们对SARS病毒会不会卷土重来的忐忑不安之心稍感宽慰。虽然,这一科研成果离真正的实际应用还有

一段距离,但毕竟我们离这一目标更近了。

临危受命的科学研究

2003年,当SARS肆虐时,全国防治非典型性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迅速成立,并将SARS疫苗的研制确定为其重要任务之一。由科技部牵头组织协调,形成了由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共同组成的疫苗研制项目课题组,多方调集资源,提供支持。

国际上研制疫苗的平均周期是5―10年,我国研制的甲肝疫苗用了9年时间,可SARS疫苗从立项到今天拿出I期临床灭活疫苗,只有短短的1年多一点时间。正因为如此,国际上的许多人持一种怀疑的态度,中国的SARS疫苗研究如何能有如此超常规的速度

“我们等不起了。”项目负责人、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卫东说。研制SARS灭活疫苗难在何处,尹卫东一连说出了许多“难” 没有动物模型、缺少病人血清样本等等。“这一年多里,科技人员全身心地扑在实验室里,他们所有的心思就是在科研上,他们是在和SARS病毒抢时间。同时,正因为在国际上有那么多的怀疑眼光,因此,我们的科研一切都按照国际规范程序进行。”尹卫东说 “我们在SARS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发、生产过程中,完全采用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手段,其中包括全基因测序、蛋白质测序、先进的提纯工艺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国际专家对疫苗的高纯度大加赞赏,称之为‘世界品质’的原因。”

他们也是英雄

研制SARS灭活疫苗,我国首次进行了人体试验。科研组负责人林江涛教授说,对于首批受试人员,他们的行为虽不能与航天英雄相比,但他们的勇气也不失为英雄的壮举。

回想起那些过去的日日夜夜,林江涛仍觉得是那么惊心动魄。虽然对自己研制的疫苗的安全性有把握,但在决定将第一针注入人体的前夜,这位富有经验的科学家一夜无眠,他所承担的巨大的压力是外人所无法体会的。而他选来的第一位受试者 他孩子的家教老师,一位年轻的学者,在走向试验室时,双手早已被汗水湿透,那时,他们手拉着手,共同走向一个无声的战场――一场人类与病毒的生死较量的地方。

全国防治非典型性肺炎科技攻关组负责人王晓方说,这是我国制度的优越性所在。我们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在人民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在全国人民企盼的目光关注下,全国科技攻关组一方面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科技攻关,争取临床救治的最佳效果,另一方面就是找到长远的解决办法――研制疫苗。尽管我国生物技术研究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还有一定差距,但我国在SARS灭活疫苗等研究工作中已走在了世界前列。他认为其根本原因,一是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英明决策;二是有政府多部门配合,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大科学工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科技、卫生等多部门共同配合及时发现并解决了疫苗研发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保障疫苗研究的顺利进行;三是有一批学术水平高、有高度责任感的科学家、医务人员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中;四是有一大批“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公众积极参与。在征集36名志愿者时,有300多人报名,保证了临床试验的顺利进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