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了实现美好的心愿

2004-12-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庄电一 我有话说

    这是一个被不断续写、越写越精彩、越写越感人的故事。写这个故事的是一位年愈花甲的老人。半年前,本报在头版头条刊登通讯《她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写的是西安的隋晗(这是她的曾用名。尊重本人意见,记者当时没有用她的现名)退休后,准备把办学所得全部捐献给宁夏贫困学生。半年后,这个故事有了续篇:

11月10日,故事的主人公和老伴将这笔来之不易的资金亲手捐献给了银川一中。10名家庭贫困、学习刻苦的学生每月将获得50元的资助,一直到高中毕业。与以往的捐助不同的是,这个捐助要求所有受助者在有了自立能力之后,如数归还这笔善款。在11月9日的见面会上,有好几个女生留下了激动的泪水。让这10名贫困生眉头舒展的人,就是西安煤矿设计研究院65岁的退休高级工程师,她现在用的名字不是“隋晗”而是“王戍平”。


    一位从未到过宁夏的老人,怎么会想到为宁夏山区的贫困学生捐钱呢?为什么还要求学生归还呢?王戍平与宁夏山区贫困学生结缘,源自本报的一篇长篇通讯:1995年12月28日,本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题为《没有苗圃的园丁》的通讯,报道了多病缠身的回族女代课教师陈富莲,拿着极为微薄的“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腾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十余载的感人事迹。陈富莲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全国各地的捐款捐物像雪片一样飞到这个穷乡僻壤,在这众多的捐助者中,有一个人有点与众不同:她不仅很快就寄来了自己的数百元捐款,而且还为陈富莲和59名学生每人买了一套新衣。紧接着,她又发动亲朋好友和科室同事捐款捐物。这充满爱心的故事,从此被不断续写:1997年,陈富莲患病,王戍平得知后便积极筹款并将2000多元钱转寄给她。不久,王戍平又邀请陈富莲到西安,让她带回3个编织袋,里面装满为贫困学生筹集的衣物和学习用品。

1998年,听说陈富莲要办一个针对贫困失学儿童的“救助班”,王戍平又筹集1000元寄去。2002年年初,她让陈富莲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和一些学生家长介绍办学的情况,发动新一轮募捐活动……王戍平与陈富莲,非亲非故,是共同拥有的爱心,将她们联系在一起。


    2002年5月,王戍平退休后在自己家中办了个“奥数”班。由于办学质量高,来学习的人特别多。后来,她萌发了一个想法:如果用办班所得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岂不是很好吗?如果被资助者在成人之后如数归还资助款,然后再用这笔钱资助他人,始终有一笔钱能循环使用,岂不更好?不久前,王戍平给记者打来电话:“1万元已经筹齐了!”王戍平决定把这笔钱捐献给在银川一中就读的山区贫困学生。1万元,听起来不是个大数目,但它来之不易。其实,王戍平并不富裕,10余万元的购房款至今还没有付清,但她确信:只要给这些贫困生一点帮助,他们就可以走出一条很好的人生之路。成都、西安有两个大学生得到她的资助,后来成为研究生,她还资助过四川的一对罗姓兄弟......11月9日上午,王戍平和爱人张志庥风尘仆仆地赶到银川。他们的食、宿、行费用全部自理。学校几次提出请他们吃饭,都被他们婉言谢绝。


    王戍平还告诉记者,如果要写稿,就继续使用“隋晗”这个名字,不要提“王戍平”三个字,举行捐款仪式时,不要再请别的记者。但是,记者怎么能让她老这样“隐姓埋名”呢?尽管王戍平不愿暴露真名实姓,许多人也不知道“隋晗”和“王戍平”是谁,但那些借助她改变了命运的人,将永远会记住她!王戍平夫妇表示,这点钱的作用很有限,但如果全国每一个有能力的人都能筹集、捐献一笔钱资助贫困学生,那可以改变多少穷孩子的命运啊!而他们夫妇也准备将这个故事继续写下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