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们的用人观:适用就好

2004-12-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浙江杭箫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单银木 我有话说

单银木1960年10月生,工程师,高级经济师。1986年6月在萧山创办一家小作坊式的企业,生产打火机

外壳、简单的环保设备等。1992年,小作坊发展为杭州杭萧机械结构发展有限公司,1995年又改为轻型钢房制造有限公司,开始迈向钢结构市场,后争取到奇瑞汽车钢结构项目,建成当时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钢结构厂房。2001年成立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同年,建成杭州瑞丰国际商务大厦,被业界称为中国“钢结构第一楼”,列入建设部推广的科技示范工程。2003年,杭萧钢构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钢结构行业中第一家民营上市公司。

单银木1998年7月毕业于杭州商学院经济管理专业,2004年5月开始,在浙江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班学习。

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行业内的顶尖人才,谁就有可能成为行业的强者。我们公司这几年之所以能迅猛发展,一跃成为国内钢结构建筑行业的知名企业,除了企业准确的市场定位外,公司内的爱才重才氛围,有才者有为、有为者有位的人才使用机制也是重要的原因。

我们用人与一般企业有所不同。在各大企业纷纷抬高就业门槛,非本科毕业不取,非硕士不取时,我们以兼容并包容的态度,不拘一格选人才。我们的原则是“适用就好”,不以文凭为铁定录用标准,而将实践作为检验人才的标准。企业当然需要高学历的人才,但学历与能力不一定都能划等号。比如我们公司一些很优秀的员工,学历也并非是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却也有很高的素质,也有过硬的专业功底。况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多种层次的,如果所有员工的学历都一样,能力也差不多,就会出现有些事没人干的情况。因此在我们公司工作,“学历”二字不是决定性的问题,关键是要有能力。

通常我们会发现,一个人在这个岗位上干不好,但在另外一个岗位也许会干得很出色,我的感受是,用好人才的关键是要得当,要充分尊重人的个性、能力、智慧。要把每一个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人尽其才。古诗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说明了用人贵在得当。我认为,人才固然重要,用好人才更重要。

如何用好人才是当今企业最为关心和难以处理的问题。据有关材料介绍,即使效益较好的企业,也有25%的专业人员认为自己未能完全发挥作用。我的体会是:人才是靠“压”出来的,把一个员工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以后,还要注意适当加压。不压担子,人才就不能很快地成长。但一个人也不能挑太重的担子,如果一次加太重的担子,可能一下子就把他的腰给压弯了,再也直不起来了。所以,给员工设定目标,一定要适度,这个目标并非很容易能达到,但也不是经过最大的努力还达不到的。

对于人才,还有一个如何处理精神需求和物质利益的关系的问题。一个企业要留住人才,应该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比如,有没有论资排辈的现象,内部关系是否融洽,工作内耗是否小;是否倡导创新,是否务实等等。文化就如土壤,什么样的土壤就能长出什么样的庄稼,不好的土壤,可能就长不出好庄稼,或者就根本长不出庄稼。另外,企业是否为员工提供了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及时提供晋升的可能,当然还有薪资福利等。

我们比较强调为个人发展提供机会和舞台,舍得花巨资实施“员工职业生涯”工程。每年都选派优秀管理、技术人员去香港、日本等地参加各种培训;对所有刚入公司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都进行为期一年的企业文化、专业技术培训。通过几年来的培养和锻炼,一大批年轻的大学生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成为经营、技术方面的骨干。

人才为公司创造了财富,公司也尽力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早在五年前,我们就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职工楼。近两年又在杭州购置住房54套,分给科技人员,并及时解决其子女就学,还为他们办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大病医疗、女工生育等保险。今年公司计划再建2万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楼,进一步改善科技人员的住房条件,使他们能更好地安居乐业。公司每年还组织科技人员家属到国外旅游。

由于我们尊重人才,重用人才,并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留住了一大批勤奋、务实的各类人才,极大地发挥了他们的智慧和奉献精神,企业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