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立德树人 润物无声

2004-12-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党波涛 李惊亚 我有话说
去年2月,华中师大“圣兵爱心社”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团中央联合授予“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光荣称号。今年10月,该校又荣获湖北省学习许志伟先进学校光荣称号。这是该校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结出的硕果。该校党委书记丁烈云对记者说 我们秉承“求实创新,立德树人
”的校训,努力营造一种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的良好校园氛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

贯穿在日常课堂教学中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华中师大地理系龚胜生教授把“如何做人”和“做怎样的人”当成教师的首要职责,比如他在讲授“历史学”一章时补充中国疆域沿革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在“文学”一章补充《增广贤文》,他不仅是在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而且是在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他以身作则,既重言传,更重身教。为灾区和贫困生捐款时,他总是走在最前面。

今年初,该校校长马敏首次提出“以生为本”办学理念,要求院系和职能部门转变观念,把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在管理中教育人,在管理中培养人。今年3月19日,该校党委宣传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教授为全校中层干部作“两会”报告,报告会上手机铃声不断响起。报告会结束后,副校长李向农把自己统计手机铃声的次数公布给了大家:“2:40报告会开始到3:10,手机铃声响了13次;3:20到4:10手机铃声响了14次;加上一次手机震动,总共28次。”他接着说:“我觉得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与台上精彩的报告有点不和谐。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是你在台上讲话或讲课时,台下的手机铃声也像今天一样此起彼伏地响起,你心里会怎样想?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能要求,又怎能要求我们的学生?所以,我们要重视小事,抓住细节。”从此,“抓细节”成了各院系和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理念。

落实在各种实践活动中

在华中师大,有一个社团是以一个学生的名字命名的,它就是“圣兵爱心社”。

“圣兵爱心社”的创始人冯圣兵来自贫穷的鄂西北郧县,是该校94级学生,作为贫困生的他曾资助过50多名困难大学生。1998年,为了资助更多的贫困学生,他组建了圣兵爱心社。从那时起,“圣兵”二字已经成了一种精神,那就是爱心社的宗旨“济困助学,服务社会”和社训“造就他人,实现自我”。

2002年7月,作为“全国百支大学生公民道德服务团”之一,爱心社赴湖北英山革命老区开展公民道德宣传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期间,他们向当地村民及在校生捐赠8台电视、近千件衣物和一批文具。他们一边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边走访贫困家庭,确定资助对象,并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义务支教和维修。归校后,他们在学校及武汉其他高校以影展的形式,将爱心传递给更多的大学生。目前,爱心社已资助130多个贫困生,这些贫困生中已有110多人考入大学。

除了爱心社,桂子山上还有22个青年志愿者服务小分队。队员们在校内校外精神文明建设、支教、支农等服务社会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同时也赢得了社会的良好评价和认可。

体现在校园文化精品中

提起“一二・九诗歌大赛”,湖北省高校喜欢诗歌的大学生没有谁不知道。从1985年举办了第一届武汉地区大专院校一二・九诗歌大赛起,该校已经成功举办了19届一二・九诗歌大赛。诗赛分创作和朗诵两部分,集中在每年的一二・九前夕举行决赛。每年12月,湖北各高校的大学生诗歌爱好者都会相聚在美丽的桂子山,朗诵他们纪念一二・九运动的诗歌作品,抒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随着一二・九诗歌大赛的成功举办,应各参赛大专院校的强烈要求,1995年共青团湖北省委决定在原武汉地区的基础上举办湖北省大专院校一二・九诗歌大赛。近几年,诗歌大赛每年都有30多所大专院校上万名大学生参加,已经成为湖北省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型校园文化活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