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博识、宽容与文化发展

2004-12-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朱红文 我有话说

当代世界处在严重的文化矛盾和冲突中。这是一个科技和经济的乐观主义与终极价值和思想的悲观主义并行的时代,是一个物的满足与精神的焦虑并行的时代。一方面是高技术的日新月异和财富的增长、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则是工具理性猖獗,审美视野褪色,人类本真的生活目的变得晦暗不明,高贵的价值和文化理念逐渐被急

功近利、不负责任的道德态度和喧嚣、狂躁的审美趣味所掩盖。

目前人类的文化和精神危机表现在三个向度上:

一是传统与现实的矛盾。在以“进步”和“发展”为主导范式的社会价值追求中,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经济的GDP成了唯一的评价标准,这种片面的社会追求和评价标准严重地冲刷和遮蔽了人类的精神遗产。人如果失去了丰富的文化思想资源和广阔的精神领地,那么,也就失去了形成共识的前提,也失去了思想和文化的想像力。

二是工业、技术与自然的矛盾。在工业化的技术生产方式和城市化的生存模式中,自然要么只是有待攫取和耗的资源,要么只是已经报废的矿井和工业废料,不再是欣赏和体验。人本身栖居的城市也变成了钢铁丛林和水泥帝国,失去了自然的美感和家园的记忆。在这样一种生产和生活状态下,人与环境、与自然是格格不入的。家园感的丧失和美感的丧失,实际上就是生活意义的丧失。

三是心灵与外部实在的矛盾。在专业化、实证化和定量化的知识和职业体制中,心灵的完整性被肢解了。在分化了的精神碎片中,人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支点上思考人的生命存在、精神存在和心灵情感存在?应该有一种怎样的终极关怀?应该有一种怎样的思想维度和精神维度?

对现代性和工业文明的深层忧虑,把人们的情绪和认知导向另外一种对立的思潮,这就是目前非常强劲的人文思潮。人文话语和人文思潮,由于背景和所针对的问题不同而有许多不同的概念,如“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人文教育”、“人文环境”、“人文科学”等等。近似的话语,在目前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领域中都有所表现,如工业和劳动的人性化,科学和技术的人性化,经济学的人本化,管理的人性化或人本管理,城市的人文环境和人文内涵,此外,“环保”、“绿色(经济、政治、技术等等)”、“可持续发展”之类的概念、主张和行动,也往往包含着这样的人文情怀。

《博雅丛书》之“博雅”,寓意一种冷静、开放和宽容的情感态度和文化精神。希望摆脱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立和任性,在敏锐、宽容、交流和对话的思想空间和文化状态中来探求现代文明的出路。

(本文为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博雅丛书》序言,有删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