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明日教育论坛》的人文追求

2004-12-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惠芳 我有话说

《明日教育论坛》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育在线》网站(www.eduol.com.cn)和福建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并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松散型丛书,从2001年开始,每年6辑,至今已出版了21辑。在断断续续三个月的时间里,我读了其中的2/3,被其洋溢的人文气息

深深打动。从下面这些书名上,或许可见一斑:《教育向生命的本质回归》(第7辑)、《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第8辑)、《我们期待什么样的课堂》(第9辑)、《中国的教育缺什么》(第11辑)、《儿童文化与人的发展》(第12辑)、《教师生存状况的调查》(第13辑)、《教师的阅读现状》(第14辑)、《审视中国大学》(第15辑)、《乡村教育的一项田野调查》(第16辑)、《中国家教现状报告》(第17辑)、《对课程改革的深层思考》(第18辑)、《教材多样化之后……》(第19辑)、《中国基础教育校长忧思录》(第20辑)、《影响中国基础教育进程的学者们》(第21辑)等等。《明日教育论坛》的定位是人文随笔丛刊,以传播教育、文化新理念为追求目标。主要栏目有:“永恒的老师”、“视点聚集・教育之声”、“人与事”、“报道与争鸣”、“学人论坛”、“课程研究”、“探索与感悟”、“人文关注”、“自由交流”、“域外观察”、“品书与观碟”、“特辑”、“后随笔时代”等。由栏目传递的信息可以看出,它的视野是着眼于大教育:既不是就教育论教育,也不是从独立的学科角度研究教育问题,而是把教育放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考察,并将其置于整个社会科学体系之中。这样,能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的本质,理解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这些栏目除了直击教育的文章以外,还可以读到名人大家深情回忆老师、回忆童年和学生时代的精美之作,甚至可以读到游记、国外先锋派作家的文学作品和少年新秀的时尚创作。品评之余,蓦然回首,却发现,这些看似无关的内容却都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读者而言,丰富多彩的内容可以获得更多的阅读享受。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学校教育的源泉和影响原来就存在于千姿万态的社会生活之中!《明日教育论坛》的人文关怀精神集中体现在它对当代教育的热点、重点、难点、薄弱点以及教育核心问题的关注上。《论坛》每一辑都会用二三十码甚至更多的篇幅,集中探讨一两个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就是这一辑的书名。其中有些问题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尚属不被注意的角落,如少数民族教育、乡村教育等。一大批富有责任心的学者和教师在这里直抒胸臆,表达对教育的关切之情,为解决教育问题出谋划策。从他们提供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中,我们能更真实地了解中国的教育现状,也欣喜地发现了许多富有新意的理论和观点。中央民族大学滕星教授带着研究生深入到云南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对拉祜族女童的教育做艰苦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见第18辑);乡村教师们对乡村教育充满忧虑和担心、失望和无奈,却仍然苦苦地坚守着、等待着(如第8、16辑)。

《明日教育论坛》热切呼唤更人性化的教育。人性化的教育意味着公平、公正,意味着对师生的人格与尊严之尊重,意味着对教育教学规律的遵循,意味着对人性的尊崇。许多学者在《论坛》中大量地使用了“生命化教育”这一概念。何谓“生命化教育”?其最早使用者、著名学者黄克剑先生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回归生命的教育”,“教育的本分原在于关心和润泽人的‘生命’”,“教育不能违抑受教育者的天性自然”,“生命化的教育应该始终把受教育者视为价值主体,始终珍视他们发自天性自然的那种主动权,因此生命化的教育在其起点处也可以叫做遵从自然的教育”。另一位学者肖川认为,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就应该关注生命、关注个性。然而,处于剧烈变动社会环境中的当代中国教育,在转型与飞速发展中,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批学者之所以倡导所谓的“生命化教育”,正是基于对教育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论坛》搭建了一个平台,使各方人士可以在这里交流思想,发表自己的主张。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教改新锐,还可以发现不少知名的学者,如顾明远、叶澜、肖川、朱永新、郑金洲等,更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一线教师参与其间。他们的学术见解虽然各有不同,看问题的层次也有深有浅,但却相得益彰,使我们看到了一个齐心协力办教育的和谐景象。在享受“百家争鸣”的同时,看到明日教育的曙光。

充满理性思考、非实用性是《明日教育论坛》的又一个特点。时下的教育类(特别是涉及基础教育的)读物,若是理论性的,其行文大都晦涩难啃;若是普及性的又过于实用,不是经验总结,就是按部就班的课例。与此不同的是,《论坛》是思考型的、非实用性的,它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营造一个讨论的氛围,让所有关心、热爱教育的人,无论是著名学者还是普通教师,都可以在这里平等地发表意见,交流看法。如在第11辑中,博导朱永新教授的《中国的教育缺什么》一文提到了关于办特色学校的主张,并引来了长长的跟帖。有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教师直接讨教。其中洋溢着真情、真心、真话。《论坛》中那些或朴实、或深刻、或优美、或深情的文章,令人掩卷沉思,在其他书刊上并非易见。

《明日教育论坛》的文风也是一大特色。率真、自然、富有思想性和美感是它的风格。小说、诗歌、散文体裁自是活泼生动,就连探讨一些严肃的理论问题它也采用对话式、采访式或记叙文式等轻松的方式。有些内容看似闲聊,讨论的却是重大的理论课题。如关于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的文章,用的是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生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写的游记式的笔记体、日记体。轻轻松松读完后,却有一种很沉重的回味。让作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表达思想,不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