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广西民院开放式培养外语人才

2004-12-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刘昆 通讯员 李伟红 我有话说
本报讯 广西民族学院2001级越南语专业学生覃丽芳这些天一直很兴奋,她的越南语征文《越南的河内,世界的河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越南协会举办的“和平之城――河内成立1000周年国际征文大赛”中获得了大赛仅有的两个一等奖之一,近日就要赴越南领奖。

连续几年,广西民族学院非通用语专业的

就业率都达到了100%,有些用人单位甚至提前半年跟学校联系要毕业生。广东、云南等省份还以交换培养的方式与广西民族学院签订协议,为他们培养非通用语专业人才。所有这些,主要得益于该校外语非通用语人才开放式培养模式的创新运用。

国内学习:语言与文化、技能、实践三结合

当今世界对外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光会讲一门小语种还不行,熟知所学语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掌握一定实用技能的学生才会更吃香。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学院强调语言学习的同时,十分注重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技能、语言与实践的结合。除了相关专业知识,学院还增设了越南历史与文化、东南亚历史与文化、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等文化课程。

开放式培养模式将传统的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交际能力为主,从课堂实践、语言实习、社会实践的三大实践形式拓宽外语实习渠道。外语口语、听力、视听说等实践性课程贯穿四年教学环节,同时安排学生到对外电台、旅行社、边境地区进行语言实习。

国外一年: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开放式培养模式的一大特色,就是非通用语专业的本科生有机会到语言对象国学习一年。目前,广西民族学院已与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的33所高校和机构签定了交流和合作协议书。从2001年到2004年,广西民族学院到语言对象国留学的学生达到245人。

让学生置身于语言对象国,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在语言对象国,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从柬埔寨留学回来的张世鑫告诉记者,到柬没几天,我们的留学生就跟柬埔寨学生打成了一片,既感受到彼此对双方国家文化的尊重,又有了更多的语言“实战”机会。

重能力培养,更重铸造灵魂

重能力培养,更重铸造灵魂,是开放式培养模式的一个突出特色。出国前,学校对学生们进行外事纪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并提出专业学习的要求。

“我们的学生出去之后,个人的言行不仅代表我们学校的形象,更代表我们国家的形象,因此我们的开放式培养模式非常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广西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秀莲一语中的。

泰语专业学生唐国芳的亲身经历是这一特色教育的最好见证。

“在泰国的日子里,让我感觉最深的是人们对国家的尊重。”唐国芳深有感触地说,在清迈皇家学院,每天早上8点会准时升国旗、奏国歌,很多同学这时都赶着去教室,但只要听到国歌声,所有的人都会停下来,向国旗升起的方向行注目礼,直到升旗仪式结束。这一情景深深感动了唐国芳,以后,每次中国驻泰使馆组织升旗仪式,她都要赶去参加,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驱使她努力学好泰语,为中泰的交流和友谊做出自己贡献的信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