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文化追问的深处

2004-12-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宋薇 我有话说

比较文化研究在近些年来很是多见,图书市场上比较文化的著作也出现了让人目不暇接之势。然而,真正严肃的文化研究对作者的要求是很高的,它需要学者能在文化现象的背后梳理出不同文化的差异和深层的原因,

找对问题的核心和关键。驾驭这样一个题目是需要功力和毅力的。张法先生长期从事比较文化研究。早在1994年前,他的《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一书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中西文化的不同范畴出发来寻找其内在的根据。8年后,他推出了另一本比较文化研究的力作《互看的灵思》。

《互看的灵思》的写作风格一如作者的一贯用笔,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学风和灵秀的文采。书中处处透露出思想闪光的火花和智慧凝聚的魅力,正像此书所想要阐述的灵思互看一样,作者也把自己对艺术的敏感通过隽永的美文展现在读者面前。

此书分为四个部分对中西文学与文化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中西诗学比较;印、臧、汉佛教艺术比较;中国现代文艺比较;西方后现代比较。作者笔触所及古与今、中与西之文学、建筑、绘画、建筑等艺术,揭示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交流与冲突中的问题与困境以及中国文化在现代性中的境遇与地位。

作者比较研究的突破在于他不仅研究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呈现出的差异及审美情趣的不同,而是注重探究形式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和心理情结。这种突破集中体现在书中的第三部分即中国现代文艺比较中。张法在此部分提出了一个既似传统又现代的新概念――“中华性”。指出只有运用中华性来理解中国文化在现代性中的境遇,才可以较好地把握中国文化的内涵。

张法认为,从世界史的角度看,中华性包含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关系到中国文化在古代世界的特性,二是关系到中国文化在现代世界中的特性。现代以来,尤其是1840年以来中国在西方的强迫下进入统一的世界史中,中国文化面临一个在新的世界中重新认识自我的问题,这样的背景下,中华性的问题才得以提出。

中华性不但印证着现代性,更改变着现代性,在改变中丰富着现代性。所以可以从理解现代性入手来理解中华性。作者认为,在世界现代性中的中华性展开在两个充满矛盾的维度中,一个是中国传统,它既在观念和心理上给中国文化要保持辉煌的永久性激励,又以社会形态上完全不同于现代的实际存在,不断地阻挠着现代化的迈进。二是世界主流文化,中国真切地学习世界史的最高级,但什么是世界史的最高级,又因世界史的演变而不断变化,这就造成了中国现代性目标设定上的不断改变和前进中的反复曲折。

而中国文化的中心化情结最能体现“中华性”的特点。中心化情结最突出表现为在整个宇宙图式中,以为中国在世界的中心,中国应该是世界的标准。“中国世界的标准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老子天下第一”。而一旦这样的位置、这样的理念被打破,中心化情结就以另外一种方式运行,即在世界中国图景中力图“重返”中心的赶超心态。“由中心化情结而来的赶超心态,激发出了世界上最伟大最悲壮的雄心,同时也带来了很值得深思的急躁和偏执。”文章从两个方面,即赶超过程的总体战略选择和赶超过程的急躁心态精彩地分析了中国中心化情结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影响。

在《互看的灵思》最后一部分作者把比较的视角转向时髦的后现代研究。因为分析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已经无法逃开后现代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的无形之网。针对后现代话语的泛化和人言言殊的现状,作者首先对流行的后现代话语进行了较为通畅的梳理,以使这一表象上看似明朗而实际运用中相对混乱的时尚语言尽可能地含义清晰,这种工作是一个有学术责任感的研究者的基本思路。作者首先对作为词汇和学科的后现代史、作为文化概念的后现代以及作为思维方式的后现代进行了耙梳,继而对世界范围内的权威后现代思想作了比较与分析,最后把读者的思绪牵引到中国的文化情境中,发出了后现代在中国现代性中是否真的存在的追问。《互看的灵思》张法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