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40余花甲艺人返乡抢救百年艺术

2004-12-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通讯员 周关河 朱跃军 记者 叶辉 我有话说
本报杭州12月26日电散居全国各地的40余位原“武义昆曲”老艺人近日聚首浙江省武义县,参与抢救“武义昆曲”这一艺术瑰宝,进行抢救性表演。

在该县俞源乡俞源村、桃溪镇陶村,最近连续上演了《长生殿》、《十五贯》等昆曲,华丽典雅的文辞、婉转细腻的唱腔、载歌载舞的表演,使沉寂了35年的

这一古老艺术重现梅艳兰馨。

上世纪初,俞源村和陶村村民得苏州昆曲艺人传授,始创武义昆曲。武义昆曲是昆曲从宫廷走向民间的典型代表。几十年里,为适合地方口味,三代武义昆曲人对传统昆曲进行了大胆革新。音乐上,他们吸收地方戏剧粗犷、通俗的特点;语言上,他们在按“中州韵”念字的基础上,夹上“金华官话”。改进后的武昆唱腔短,节奏较快。这些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变化,使武义昆曲深受浙中和浙西南一带群众喜爱。

“武义昆曲”曾名噪一时。鼎盛时,武义昆剧团名角云集,各地昆曲表演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剧目数达70多本。婺剧名作《僧尼会》,便由昆曲《思凡》演化而成。

上世纪50年代,武义昆剧团演奏员江济庭在京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表演。江济庭用鼻子吹笛演奏昆曲,毛主席观看后亲手将一只雕刻精美的铜质圆形肥皂盒作为礼品赠给江济庭。

“文革”期间,昆曲成了“封、资、修文艺黑线的典型”,武义昆剧团的服装道具、剧本曲谱也被一把火烧光。武义昆曲从此销声匿迹。武义昆剧团原班演奏人员,随之散伙。

2002年后,武义县抢救百年昆曲的呼声渐起。武义昆曲发源地陶村成立了“陶村昆曲传艺社”。今年,省里拨出1000万元专款,用于抢救昆曲。首期8万元武义昆曲抢救资金已到位。

原武义昆剧团三代演奏人员现仍健在有40余人,均已年逾花甲,散居在嘉兴、长兴、兰溪等地。武义县专门成立昆曲抢救恢复筹备领导小组后,广邀散居各地的老艺人返乡。老艺人返乡时有的带来了剧本,有的留下了表演录音、录像。

退休后居住在嘉兴的许紫钰,1965年从浙江艺校昆曲班毕业后,和4位同班同学一起来到武义昆剧团。当年,许紫钰出演花旦,名气十分响亮。前些天,许紫钰应邀回武,重登舞台,扮演《十五贯》里的女主角苏戌娟。优雅的唱腔、轻盈的舞姿,许紫钰的表演显示出扎实的艺术功底。年届七十的兰溪人伍云松依然身手矫健。

武义县现已搜集整理昆曲剧本与曲谱40余本,录制了11本折子戏等较完整的合演片断,并已整理出文字资料。该县还准备组建一个民营昆剧团,以演养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