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孩子远离“灰色童谣”

2004-12-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雪竹 我有话说

作为一种文艺形式,童谣的存在与发展与时代和环境息息相关。孩子们接受能力强,对新知识、新的艺术形式情有独钟。记得小时侯,“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的优美旋律,不知让多少学生乃至家长耳熟能详。这样的童谣,朗朗上口,音律轻快,健康向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陶冶。

然而,近年来有些低

俗话语开始在一些校园流传 “人在教室心在外,读书不如谈恋爱。老师怒问为什么,为了子孙下一代。”“日照香炉烤鸭店,鸡鸭鱼肉在眼前,口水留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如果读者以为这是时下流行的短信用语,那就错了 这些被“歪改”的古诗,竟然是笔者刚上小学四年级的侄子念念叨叨的“童谣”

像这样一些童谣,还可以列举一长串。你说它马上产生了多大的副作用吧,也不见得;但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肯定是毫无好处的。对于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童谣,人们忧心地称其为“灰色童谣”,如不加以约束,任其泛滥,必将侵害孩子们纯真的心灵,这是令所有教育者和家长痛惜的。

“灰色童谣”的出现,原因很多,如果简单地将责任往孩子们身上推,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尚处启蒙阶段的少年儿童,对善恶美丑的分辨力不高,难免受到不健康知识的侵袭。问题在于,目前中小学生尚缺乏丰富、新颖、健康的课余文化,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就容易乘机占了上风。就笔者所知,在不少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过于重视学生分数和学科成绩,而在学校文化、学生思想等方面的建设却不尽如人意。有时学生传唱“灰色童谣”,老师也是一笑了之,客观上助长了“灰色童谣”的泛滥。

儿童需要健康童谣的滋养。在孩子呀呀学语之际,童谣就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一种“教材”;童谣又有传播快而广的特点,因此,加大“健康童谣”、“绿色童谣”的创作和推广,来取代、驱逐“灰色童谣”,显得紧迫而重要。应当看到,目前“健康童谣”、“绿色童谣”并未形成气候 要么是旧作的重新组合,多的是老面孔,缺的是新内容;要么多“说教式”、少趣味性,令孩子们敬而远之;要么脱离实际,儿童不愿传唱。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

可喜的是,童谣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有些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开始了行动。如最近北京举办了健康新童谣的“推广会”,孩子们在地坛公园用舞蹈、健身操、诗歌朗诵等形式表演了10多首新童谣。另据悉,一套三册的《新童谣》也已经出版,汇集了小学生健康童谣150首、幼儿童谣100首、传统童谣精选150首,为孩子们奉上了一道健康童谣的“大餐”。

童谣是孩子成长期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具备任何动画、玩具所不可替代的滋养心灵的作用。愿孩子们能有更多的健康童谣可唱,远离腐蚀心灵的“灰色童谣”。这不仅是孩子们的愿望,更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